冠心病的预防及诊疗 治疗冠心病就是一个“早”字,一是早发现,二是早救治。据最新统计资料,2000年全世界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各种原因总死亡人数的1/3,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2500万,而其中80%都在发展中国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仅以笔者所在的新民市人民医院为例,70年代,一年确诊的冠心病病例不过二三十例,到80年代,一年的病例六七十例,90年代,涨到100多例,到现在,每年二三百例。 1心绞痛,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认识和重视心绞痛对预防心梗意义重大。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注意劳力型心绞痛,因为劳力型心绞痛症状非常明显,但往往被患者忽视。劳力型心绞痛是指患者在安静休息时不会感到身体不适,然而在走路、爬楼、上坡或做其他运动时,心脏负担加重,所以出现胸闷、憋气等不适感。“心绞痛”这个名称对患者有些误导,因为心绞痛的感觉并不是“胸痛”,而是胸部闷、憋、堵、胀、发热等,部位在心前区、胸骨后,有拳头大小,发病过程持续一两分钟。一般患者停下来歇一会儿、休息休息就好了。许多人出现这样的情况,以为年龄大了,体力不济,很正常,并未意识到这就是心绞痛。在门诊中,许多患者都是这些不适屡屡出现,病情已经发展到明显限制日常生活的程度了才上医院。一问,好几年前就有这样的症状了。所以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些症状,就应该马上去医院检查。上述症状在早期还属于慢性的稳定型的心绞痛。出现症状,有经验的患者含服硝酸甘油一两分钟就可缓解。如果发展为不稳定型的心绞痛,以上症状就会加重,疼痛加剧,时间延长,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倘若不活动、不劳累时也胸闷不适,甚至晚上睡觉时被憋醒的话,就要小心心梗了。从稳定型心绞痛发展到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展为心梗,症状逐渐加重。这个过程其实患者心里是有数的。可能以前走两站地才开始难受,而现在一站地都走不下来了。患者要注意这些信号,早去医院检查,做相关治疗。 2心肌梗死,冠心病最紧急的情况心绞痛一般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如果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超过30分钟,患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躁动不安、有濒死感,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要意识到发生急性心梗了。心梗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及便秘等都是常见诱因。这些原因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使本来已经硬化、狭窄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或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血栓堵塞了冠状动脉,造成心肌长时间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局部坏死而发生心梗。发生心梗并不可怕,关键是及早救治。死于冠心病的人,有一半到2/3死在了医院外面,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如果能够及时送到医院,或者及时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生命就能够得到挽救。 发病后,1小时到急诊,可挽救大部分坏死的心肌,6小时内来,好处也很大,12小时才到医院,效果就不明显。笔者认为:“只要早就诊,目前的治疗手段是非常有效的,有个患者前段时间发生心梗,半小时内到的医院,我们给他做了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冠状动脉扩张术,两周就完全恢复了。所以我们心血管学界有句名言,叫“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3冠心病治疗技术的发展及5道防线冠心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除了年龄和遗传因素外,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预防及诊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