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7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doc.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 7年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事件回顾岁末年初,如果让我们回顾 2007 年中国企业危机公关事件的话,就不难发现:与前几年相比, 在刚刚过去的 2007 年, 更多的企业经历了危机公关之痛。从手机、汽车、 IT 到食品、服饰、超市等行业, 众多企业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公关危机。接下来, 就让我们从诸多危机公关案例事件中筛选十大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案例,以全面还原 2007 年中国企业的危机公关现状。(以事件发生先后为序) 1、 LG 翻新事件 LG 翻新事件起源于 2006 年,在 2007 年上半年愈演愈烈。 200 7 年1 月,在地下翻新工厂遭曝光后, LG 声称背后有人敲诈; 2 月份又有媒体曝光工商局封存 5台 LG 疑似翻新空调,随后 LG 承认更换部分产品包装; 3 月,湖南省消费者张洪峰披露了湖南省质量检验协会的鉴定结果,确认“其购买的五台 LG 空调都是翻新机器”,5 月份张洪峰通过博客再次披露了 LG 空调的质量问题。 LG 翻新事件随着全国媒体的不断报道,从 LG 冰箱翻新、 LG 空调翻新到 LG 彩电翻新,不断有新的猛料被曝光, LG 品牌一时陷入了空前的品牌危机。点评:在系列产品的翻新事件被曝光之后, LG 方面躲躲闪闪,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 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再加上广大网友在网络上对 LG 翻新行为的声讨,其品牌形象与企业声誉大打折扣。由此我们也看出了,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 LG 在危机公关方面的无知与短视。 2 、摩托罗拉手机爆炸事件 200 7年6月19 日在甘肃金塔县发生了全国首例手机电池爆炸致死事件, 作为问题手机的制造商——摩托罗拉未能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在事发大约 10 天之后, 以推卸事件责任为出发点, 将这起爆炸事件的责任归节到了手机电池身上, 同时在没有权威证据的前提下, 宣称爆炸元凶非摩托罗拉原装电池。这样一来,使得原本主要因用户在高温条件下的长时间错误用机导致的爆炸事件一波不平一波又起。除了众多媒体与广大公众认清了摩托罗拉推卸事件责任的真面目外, 还引发了在广东等多地的手机电池安全检查中的更大被动。点评: 意外事件的发生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当事企业不能正视问题的存在、不能及时抓住问题发生后的主要矛盾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摩托罗拉在手机爆炸事件发生后的应对策略,让我们看到了知名国际厂商在品牌强大背后危机公关的软肋。 3、戴尔断货诚信风波自 2007 年4 月以来, 戴尔因液晶显示器等配件缺货, 造成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无法在其直销承诺的时间内获得订购的计算机产品, 甚至一个“万人集体诉讼戴尔拖延出货时间,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也在网上悄然展开。与诸多企业的危机事件不同, 这次戴尔的意外“显示器缺货”事件根源是全球电脑液晶面板市场的缺货现象, 而非戴尔公司内部。可惜的是, 作为一家零库存的直销企业, 戴尔并没有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最终导致了这起意外风波的发生。点评: 不同于诸多企业的意外危机事件, 戴尔的这起断货诚信风波的导火索是上游厂商危机的转嫁与扩散。对于戴尔来说主要问题出在, 没有对始发于供应链的断货可能进行风险防范, 由此足以看出, 日常危机管理与危机预警的必要性。同时, 通过这起事件我们还领略了供应链危机转嫁、扩散与网络在企业危机公关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4 、西门子贿赂丑

2007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