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案例描述】以前,我以为只要上课多提出问题,造成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题不分大小难易,统统搬上课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阅读教学中,以“思”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是,让学生质疑这一环节走入了课堂。我教学中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因性,放飞学生的天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我精心准备的一节公开课。从选材、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做头饰,到三番五次的试教,我都认为自己的课万无一失,一定会按预定的教学环节进行。但在正式讲课时,这些“计划”却被一系列的“意外”搅乱了。不过也正是这些“意外”,使我抓住了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下面,就是令我难忘的经历。课堂上,学生在读完几遍课文之后,经过充分讨论,交流了他们学到的知识。我暗自惊喜:“开门红,我节课没问题了。”再看看听课的老师个个喜笑颜开,我更加高兴。正在得意之际,我班的“智多星”王凯举手了。我想:还会有什么问题呢?让不让他问?不让他问,会挫伤他的积极性。况且,针对课文提问又是一种提高阅读效果的最佳方法,我们在教学中不正是要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吗?我犹豫一下后,笑着说:“王凯你有什么问题?”他问道:“老师,燕子妈妈为什么让小燕子去三次菜园才高兴地笑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一番争论,解决了他的问题后,学生们提问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争先恐后地提问:“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燕子妈妈不怕小燕子累吗?”“冬瓜为什么是青的?”、、、、、、要解决这些问题,这节语文课就要成为自然课、思品课等综合课了,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看,这节课无疑是失败的。面对学生因自己会提问而欣喜的笑脸和期待答案的眼光,我心乱如麻。从内心讲,我希望按预定的环节进行教学。既然这节课在师生互动中产生了问题,我就要想方设法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发挥,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求知欲。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利,很快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思路也特别开阔,创造性火花不断闪现。李芳说:“我觉得燕子妈妈不爱小燕子。”她的答案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论。我想,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性,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如果我因此而讽刺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在声声讽刺中消失。我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老师是相信、尊重他们的,让他们都有成功的体验。我微笑地告诉学生:“我认为李芳的想法很特别,请她谈谈原因好吗?”学生因我的宽容也同声说:“好!”李芳说:“我妈妈很爱我,可她不像燕子妈妈那样,让我干这干那,所以我认为她不爱小燕子。”我顿时明白了,六七岁的孩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里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呵护着一个孩子,难怪孩子会这样讲。于是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同学们既然你们都觉得燕子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那你们能谈谈你们的爸妈平时是怎么爱你们的吗?”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谈了父母对自己的种种关爱,体会到父母很辛苦,认为父母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对自己真正的爱。【课后反思】这节课上完了,但它引发出来的思考远不止这些。老师应该充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1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