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体现了对人起码的尊重。就学习本身而言,通过倾听,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应算是学习的一条捷径。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现状不容乐观。镜头一课堂上,小手林立,孩子们踊跃发言,气氛很是活跃。一个孩子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我来,我来”的叫声此起彼伏。但是,他们都只顾着自己表达,而没有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以至于一再重复别人的发言。镜头二课堂上,常常有这种学生: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他思绪飞扬,心早已飞出课堂;做作业,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他却根本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这样的镜头在我们的课堂上频繁出现,显然,都是由学生不认真倾听引起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而且也违背了全员参与的原则。怎样引导孩子们学会倾听呢?怎样赋予倾听教育以生命的活力呢?一、在润物无声的氛围中强化倾听意识(一)营造富有情趣的文化氛围在教室的墙上,贴上关于倾听的名言。如:“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让孩子们多听优美的诗句、故事或谜语。每周评出几名“倾听能手”,让能手向大家介绍自己认真倾听的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引导孩子善于倾听,化有限的空间为倾听的乐园。(二)动之以情的语言渲染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读”或“说”的孩子身上,而常常冷落了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学生。为此,我常常有意坐到“听众”中间和孩子们一起听,让他明白“倾听”不光是老师的事情。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我注意环顾四周,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并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表扬,对听得不认真的及时提醒。“瞧,博苗今天听得多认真啊!”“大家看,牛瑞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赵云真厉害,这么小的区别都被她听出来了,他有一双金耳朵!”“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老师也同样喜欢专心倾听的孩子,往往受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是一大片。我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把同学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发倾听兴趣(一)开展简单而有趣的听记游戏听是前提,写是听的结果,只有听得准确,才能写得无误。我先选择了一些字数少、意思浅显的词句进行听写训练,接着,听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字数也由四五十个增至七八十个,由一句话到一段话进而到一篇文章。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了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倾听意识也逐渐加强(二)尝试用耳听、用嘴说的复述练习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倾听能力更多的是通过说活表现出来的,有了专注的听,就会有准确的说。为此,我特意每周安排一次听说课,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这些故事给了孩子们一片想象的天空。听完故事后我请他们来复述,但这种复述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初我只是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如故事的题目,故事中的主人公、结果等,以引导孩子们专心听、用心记。渐渐地,我提问的内容丰富起来,由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引出一些精彩的对话。随着提问的不断深入,孩子们专心听的时间越来越长,专心记的内容越来越多,更为可喜的是,经过反复训练,大家兴趣越来越浓,参与面越来越广,七嘴八舌中,一个完整的故事便形成了。有精彩的故事做训练的载体,也使学生在复述时
善于倾听学生心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