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红宝书
第十章软件质量保证
一、复习要求
1. 了解软件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活动与质量检验的概念。
2. 了解软件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保证的实施的概要。
3. 了解正式技术评审概要。包括评审会议、2>设计质量和程序质量的评审。
4. 了解软件配置管理的概念。包括配置项和基线概念、配置管理的主要工作。
5. 了解软件工程标准化的概念。包括软件工程标准化意义、软件工程标准的制定与推行、软件工程标准的层次、软件工程的国家标准。
6. 了解软件文档的概念。包括文档编制的要求、文档的作用、分类、文档的工作。
7. 了解软件过程与过程改进的概念。包括过程分类与过程模型、剪裁过程、过程模型建造技术、软件过程改进。
8. 了解软件过程能力评估的CMM模型,包括过程成熟度的概念、软件机构的能力成熟度模型、关键过程域、关键实践的概念。
9. 了解ISO 9000国际标准。包括质量管理、质量认证和质量审核的概念,ISO 9000系列标准的特点、科学依据、主要内容,以3>及ISO 9000-3标准。
二、内容提要
1. 软件质量保证
(1) 质量保证的概念
什么是质量保证?它是为保证产品和服务充分满足消费者要求的质量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质量保证是面向消费者的活动,是为了使产品实现用户要求的功能,站在用户立场上来掌握产品质量的。这种观点也适用于软件的质量保证。
软件的质量保证就是向用户及社会提供满意的高质量的产品。进一步地,软件的质量保证活动也和一般的质量保证活动一样,是确保软件产品在软件生存期所有阶段的质量的活动。即为了确定、达到和维护需要的软件质量而进行的所有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活动。它包括的主要功能如:
( 制定和展开质量方针;
( 制定质量保证方针和质量保证标准;
( 建立和管理质量保证体系;
( 明确各阶段的质量保证业务;
( 坚持各阶段的质量评审;
( 确保设计质量;
( 提出与分析重要的质量问题;
( 总结实现阶段的质量保证活动;
( 整理面向用户的文档、说明书等;
( 鉴定产品质量,鉴定质量保证体系;
( 收集、分析和整理质量信息。
(2) 软件质量保证(SQA)活动
软件质量保证由各项任务构成,这些任务的参与者有两种人:软件开发人员和质量保证人员。前者负责技术工作,后者负责质量保证的计划、监督、记录、分析及报告工作。
软件开发人员通过采用可靠的技术方法和措施,进行正式的技术评审,执行计划周密的软件测试来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软件质量保证人员则辅助软件开发组得到高质量的最终产品。1993年美国SEI推荐了一组有关质量保证的计划、监督、记录、分析及报告的SQA活动。这些活动将由一个独立的SQA小组执行(或协助):
①为项目制定SQA计划。该计划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制定,由相关部门审定。它规定了软件开发小组和质量保证小组需要执行的质量保证活动,其要点包括:需要进行哪些评价?需要进行哪些审计和评审?项目采用的标准;错误报告的要求和跟踪过程;SQA小组应产生哪些文档?为软件项目组提供的反馈数量等。
②参与开发该软件项目的软件过程描述。软件开发小组为将要开展的工作选择软件过程,SQA小组则要评审过程说明,以保证该过程与组织政策、内部的软件标准、外界所制定的标准(如ISO 9001)以及软件项目计划的其它部分相符。
③评审各项软件工程活动,核实其是否符合已定义的软件过程。SQA小组识别、记录和跟踪所有偏离过程的偏差,核实其是否已经改正。
④审计指定的软件工作产品,核实其是否符合已定义的软件过程中的相应部分。SQA小组对选出的产品进行评审,识别、记录和跟踪出现的偏差,核实其是否已经改正,定期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工作结果。
⑤确保软件工作及工作产品中的偏差已被记录在案,并根据预定规程进行处理。偏差可能出现在项目计划、过程描述、采用的标准或技术工作产品中。
⑥记录所有不符合部分,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跟踪不符合的部分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除了进行上述活动外,SQA小组还需要协调变更的控制与管理,并帮助收集和分析软件度量的信息。
(3) 质量保证与检验
①检验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软件质量必须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加以保证。如果过程管理不力,软件开发环境或软件工具不够好,或者由于各种失误导致产生软件差错,其结果就会产生软件失效。为了确保每个开发过程的质量,防止把软件差错传递到下一个过程,必须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保证是面向消费者的,从质量保证的角度来讨论检查,下面几点应当明确:
( 用户要求的是产品所具有的功能,这是“真质量”。靠质量检验,一般检查的是“真质量”的质量特性。
( 能靠质量检验的质量特性,即使全数检验,也只是代表产品的部分质量特性。
( 必须在各开发阶段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红宝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