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无尽的成长与学习
我希望能与读者分享我的经验,从中体会:永无止境的学习、追求
技术创新的极限与勇于尝试错误是多么的重要
每天清晨;当我开车回办公室上班时,心里总是充满兴奋与期待。在公
司里,我和同事们每天不停地忙碌,主要在规划电脑的未来演进,我们总尽
全力让各种梦想实现。
也许读者对我服务的公司——英特尔( ),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让
我先在这里略作介绍。在每台个人电脑内部,都有一片微处理器(
),它负责整台电脑的基本运作,大家称之为电脑的心脏;从
年第一台个人电脑间世以来,英特尔就是这微处理器的主要供应者。
事实上,我们在年就发明了第一颗微处理器,比个人电脑的诞生足
足早了十年。今天,微处理器几乎已经无所不在,无论是录放像机,洗衣机
等家电用品,汽车的引擎和煞车控制、以及飞机或电话等等,都和微处理器
脱离不了关系。当你在电脑或各种机器的外壳上,看到圆形的“
”标志时,就代表着这台电脑或构器内部装置了英特尔的微处理器。
我一直觉得英特尔聚集了最聪明、也最具创意的一群员工,在这里,我
们真的是乐在工作。身为英特尔资深副总裁,我现在的工作是负责开发并推
广一代比一代更进步的微处理器,我常常觉得,这真是全世界最有趣的工作。
电脑科技一日千里
最近我和微处理器事业部的七位总经理,拜访了位于旧金山与卡布提诺
的几家软硬件公司,他们正在利用””电脑与国际互联网( )
开发各种最新多媒体与通讯应用,如电脑游戏、互动式影片、与网络上的虚
拟实体影像等等;就在一年之前,我们都还无法想象会有这些神奇的玩意。
这些新的电脑应用之所以能够迅速普及,最主要还是拜高性能个人电脑
愈来愈普遍、价格也日益低廉之所赐。现在我们花不到两干美元,就可以买
到一台配备齐全的电脑,拥有完整的多媒体与通讯功能,而这些小
小的个人电脑,跟几年前商用大型电脑比起来,其功能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
及。
除了办公用途以外,个人电脑现在也已进人家庭,大家都想买一台回家,
就好像是头电视或录放像机一样。我们在年代初期刚开始开发
处理器时,对它的应用范围只有模糊的概念,但现在我和同事们在忙着规划
下一代微处理器时,不但可以想象它在公元年以前将会大量生产、被广
泛应用,更相信届时我们可以在市面上买到更多的新软件,以及更先进的应
用。
一向颇受工商界所敬重的《财星》( )杂志,在年月号
特别报导了”最受推崇的美国企业”专题,英特尔首度上榜、名列第六,领
先许多极具知名度的公司,例如宝洁、、惠普、波音、通用电气公司、
& 以及等等。和这些老字号相比,只有年历史的英特尔应该算是相
当年轻,可是我们的成绩却是有目共睹,尤其是我们在微处理器产品上的“创
新”技术,以及无可置疑的领导地位,更让我们在创新这一项目上排名高居
第二位。
这也是我们继年超越、东芝与摩托罗拉等,成为全球最大半导
体公司之后,再增一项殊荣, 年,我们的营业额更较前一年足足增长了
%,达到亿美元,创下公司历史上的新高点。
英特尔在年成立;我在年加入时,全公司营业额还只有
万美元。当时虽然只是个小公司,但我们一直致力于创新,勇于突破技术的
极限,即使今日公司的规模已扩大许多,这种追求创新技术的努力仍没有改
变,我们每天仍梦想着为电脑产业创造更多神奇进步。
经常有人问我:”英特尔为什么会这么成功?”或是“哪些因素使你们
有今日的成就?”以及“你对高科技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哪些独到的心得?”
这些问题都很有意义,但却不容易回答。在我参与高科技产业发展近三十年
后,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仔细回答这些问题。我希望能与读者分享
我的经验,从中体会:永无止境的学习、追求技术创新的极限与勇于尝试错
误是多么的重要!
童年时光在上海
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生于上海,当时日军已经占领上海,所以有
生以来我对日本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街上经常可以看到头上戴个红星标志帽
子的日本兵。当时大家对日本兵都怕得要命,可是我有一次居然还敢去摸摸
他们的制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由于美军飞机经常会轰作上海,所以我们
偶尔要躲警报,只要空袭警报一响,大家都得躲到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去,这
可不是好玩的事情。我们住在一幢公寓的三楼,印象中十分阴暗老旧。父亲
在战争开始前原为英国卜内门( )化工公司的员工,战争使他失去工作,
他只好自起炉灶,试着组织一家小小的化工公司,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我的
母亲在中国银行担任经理,虽然是人人羡慕的好差事,可是和父亲一样从早
忙到晚,所以我等于是在外婆的照料下长大的。
外婆是个很传统的中国人,脾气好,笃信佛教,每天会说各种神话故事、
鬼神传说或是战争英雄事迹之类的,充分满足
【社会科学类】我看英特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