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及项目业主项目名称:某市应急避难场所(停车场)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业主:某市规划和建设局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业主简介某市建设局始建于 1980 面4月 26日, 上隶南充地区建委。 198 4 年2月 28 日,某市建设局、市沼气建设局、市环境保护办公室、市土地管理办公室合并成立“某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上隶南充地区建环局。 1986 年1月1 号,某市划归广元市,市建环局上隶广元市建环局。 1998 年7月 13日, 根据苍编发( 1998 ) 10 号文, 市建环局更名为“某市建设委员会”。 2001 年 11月 15 日根据苍委发( 2001 ) 59号, 苍建委重新更名为“某市建设局”。 2006 年7月 19日, 根据 2 苍府办( 2006 ) 37 号文规定, 市建设局更名为“某市规划和建设局”。下设 7 个职能股室。 编制依据 《汶川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国家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 《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国办发[2005]4 6 号); 《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2006]288 号);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 75-97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 》; 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 (97 版);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 研究范围 3 本可研报告的重点对市城应急避难场所( 停车场) 项目的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工程技术方案、节能环保、投资估算、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和论证。 项目概况 项目场址本项目拟建于某市城滨江路东段及北门大道。场址地势平坦,地块比较规则,目前项目场址周边环境良好,交通便利。 建设规模及内容(1) 江岸御园东侧应急避难广场( 停车场): 占地约 7378 平方米,设计停车位 157 个。建设内容包括场地建设、场内道路、景观、绿化、照明、供排水、辅助用房、围墙、洗车点等配套设施设备。(2 )北门大道应急避难广场(停车场):占地约 4539 平方米, 设计停车位 43个。建设内容包括场地建设费、绿化、照明、供排水、辅助用房、围墙、洗车点等配套设施设备。 4 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 2 个月。即 2010 年 12 月至 2011 年1 月。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480 万元, 全部为建设投资, 由灾后城镇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 5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背景 特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它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地震在四川省和邻近省市造成大范围破坏, 其影响甚至涉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 特大地震给四川等灾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我国 13 亿人都为之悲痛欲绝,全世界都为之动容。对于广大灾区, 尽快开展灾后重建, 恢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因受 特大地震的影响,某市受损严重, 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63 亿多元。全市死亡 8人, 受伤 225 人, 其中重伤 83人, 垮塌房屋 万户 万间, 万人无家可归, 死亡牲畜、家禽 30头(只), 受损水库 98座, 毁损各种小型水利、沼气等设施 3 万余处,毁损公路 2922 公里,损毁电力、通讯设 7 施价值 3260 余万元, 119 所学校和 255 所医院受损严重,损毁校舍 16 万余平方米,倒塌病房 万平方米。在 特大地震发生后,某市市城现有应急避难场所最多临时安置 3 万人, 且配套设施不完善, 供需矛盾相当突出, 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产财产安全没有保障。国家应尽快恢复灾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 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某市已在市城中建设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广场、体育场、绿地公园等, 用于群众休闲娱乐同时兼顾紧急避难的需要,但是随着某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这些显然不够。应急避难场所是政府应对战争和突发灾害时紧急疏散安置灾民的主要场所, 是加强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能增强城市 8 综合防护功能, 提高某市防灾减灾能力,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
某市应急避难场所(停车场)项目建议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