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________、________和诗人。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写下了许多佳作,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等,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在世界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一、走近作者军事家书法家《沁园春·长沙》《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沁园春·雪》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又称曲子词、诗余、__________等,盛行于宋代,最初是配乐演唱的。词一般分上下两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______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调,决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与词的内容往往没有什么联系。例如:《沁园春·长沙》,“________”是词牌,注明曲调;“________”是题目,标明所咏的内容。从字数上看,词又可分为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1字)和长调(91字以上)。二、文体常识长短句词牌沁园春长沙栏目链接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革命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事后作了此词。写作背景读上阕,思考下列问题: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2、词人站在橘子洲头看到了哪些景象?一个“看”字管到哪里?3、这些景有什么特点?词人是如何写景的?4、你认为写景诗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5、写景诗句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静态动态远眺红仰视近观碧俯瞰写景:富有变化看意象特点红遍尽染碧透争流击翔写景角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沁园春长沙课件上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