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发展
第一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第一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第一节金融创新涵义
商业银行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当代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竞争日益加剧,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改变
传统的经营思想、管理方法、业务品种和组织结构、全方位地进行创新改革。商业银行
创新是其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金融创新概念及分类
(一)金融创新概念
!“" 创新”理论
“创新”概念最早见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 阿罗斯· 熊彼特于!#!$ 年出版
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熊彼特的创新观点认为,不断地进行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
“新组合”,会不断地推进生产方式的改良或变革,而这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就会推动
经济发展。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集中包括五种情况(:!)引入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或新的生
产方法(;%)开辟新商品市场(;&)控制和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实行新的企业组织。
$" 金融创新及理论
所谓金融创新就是指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依据市场环境,对银行
经营管理机制、金融商品与技术、业务操作程序与作业标准、组织形式与组织机构等实
施的调整、变革、发展等一系列经济行为和金融活动过程的总称。
二战后,特别是自$( 世纪)( 年代末以来,国际金融活动的发展日新月异,金融创
—%*# —
第六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发展
新活动迅猛发展。纵观金融创新活动及内容,不难看出,与一般工商企业的创新相比
较,金融创新更注重对产品操作程序与作业标准及实行新的企业组织机构,以期使银行
的业务程序与作业标准、组织形式与组织机构等实现“优化组合”,而这一些创新活动能
够推动金融业的向前发展,在市场环境发展变化时,又会刺激新一轮的金融创新活动的
开展。
从理论上探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在西方经济学界始于!" 世纪#" 年代,主要有
以下几种观点:
($)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创新理论。该理论是基于微观角度提出的,进行创新的原
因是要解脱或减轻加于企业之上的金融约束。主要的外部压制是政府管制,也包括内
部约束,即企业自己制订的增长率、流动资产比率、资产比率等。只要外部环境变化而
改变了这些约束,出现了扣除创新成本之后的利润最大化机会,金融企业就会去创新,
摸索新的产品、服务与管理方法。但这一理论太一般化了。
(!)凯恩的回避管制型创新理论。%· &· 凯恩认为,许多形式的政府管制与控制,性
质上等于隐含的税收,阻碍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已有盈利性活动和利用管制以
外的利润机会,因此金融机构会通过创新来逃避政府管制。而当金融创新可能危及金
融稳定与货币政策时,金融管理当局又会加强管制,管制又会导致新的创新,两者不断
交替,形成一个相互推动的过程。
(’)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一种经济制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的制度改革。政府为稳定金融体系和防止收入不均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存款保险,也
是金融创新。制度学派强调政府行为是金融创新的成因。
(()希克斯与温汉斯的金融创新理论。是把金融创新的成因归于交易成本的下降。
(二)金融创新分类
与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相联系,金融创新可有三种划分。
$) 根据金融创新的不同主体,可划分为管理者创新和市场创新
前者又叫公共创新,主要来自公共部门,是政府为了达到管理的目标而作出的,涉
及资金流动和货币政策执行的在金融立法和管理条件方面的明确变化。公共创新一般
产生于公共决策者的提议。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在没有预先得到货币当局的明确授权
时,不能首先给大众提供新金融产品。公共创新在法国和前西德等国的发展较为迅速。
如在法国,公共创新是集权式发展,超过了私人部门创新,而且创新与信用政策紧密联
系,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后者又叫私人创新,是指金融市场上自发地涌现出的新的金融商品、金融工具或服
务。它是由市场主导的金融业改革,货币当局对这些新的金融工具一般不存在事前控
制。私人创新在英美国家中占主要地位。比如$*+! 年$" 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加恩· 圣·
杰曼法认可了货币市场存款帐户(,,-./)和超级可转让提款单帐户(/0123 456)的创
—’*" —
第一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立,实际上提供了商业银行能采取与投资银行和经纪商竞争的手段,加强了私人创新。
!" 根据实行中的金融中介功能,金融创新可分为四类
(#)风险转移创新。即允许经济行为人在他们自己中间转移金融头寸内的价格风
险或信用风险的新工具和新技术。价格风险转移创新是由于商业银行日益认识到
第六篇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