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彰显办学特色沈阳市沈河区大南一小学“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每天清晨的早读时间,从我们大南街第一小学的每一间教室里都传出悦耳的诵读声,响彻校园, 这已经成为学校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财富, 更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 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在儿童时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对人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校从 200 6 年 9 月全面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打造特色争创卓越”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形成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把诵读和践行作为有效的途径,让学生从小树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思想,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下面, 我从四个方面就我校的一些粗浅做法向大家做以汇报。一、诵读经典,开启学生智慧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力的黄金阶段, 此阶段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诵读一些经典,然后在以后的成长中慢慢地体悟,会让学生终生受用无穷。为此我们组织学生每天诵读经典, 做到晨读和午诵。晨读即每天利用早自习二十分钟在教室里诵读,午诵即每天利用中午集合前的 10 分钟全校学生在操场上集体诵读, 无论是晨诵还是午诵, 都能让学生们在课前变得神采奕奕。每学期学校根据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诵读内容, 分别是:《弟子规》、《大学》、《中庸》、《笠翁对韵》、《论语》、《孟子》等经典篇章。诵读中, 我们要求学生要有一个恭敬的态度, 精神抖擞、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做到头正、身直、足安。小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童心荡漾, 如果大量机械地背诵就会产生闻而生厌的抵触情绪,因此我们本着“不责备,多鼓励”的原则, 不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机械地背诵,会读就行。事实证明, 学生每天坚持诵读, 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就能背诵下来。为了调动学生诵读兴趣,老师还设计了多种诵读形式,如:配乐读、拍手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等,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和神采。学生们还把国学经典诵读融进传统的丢手绢、跳皮筋儿、踢毽子、拍手歌、击鼓传花等十几种课间游戏中,诵读经典由此变得妙趣横生。每学期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诵读大赛, 比赛既有规定内容, 又有自选内容, 老师们无论是在诵读的语气、节奏, 还是在队形的编排上都下足了功夫, 经常出现创新, 有的增加了小主持人, 有的编排了一些情景剧,还有的让读诵与音乐、舞蹈完美的结合。一次次的比赛,使学生的诵读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 如今学生对经典篇章已经有了相当量的积累。诵读经典让整个学校一下子有了活力, 真没想到, 孩子能记下这么多的经典篇章, 更想不到的是, 他们背诵的速度竟然这么快。每天的诵读, 并没有成为学生的学忆力及大量的积累,却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二、践行《弟子规》,创新德行工作。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教会学生做人, 在传承国学经典中, 学校将德育工作寓于践行《弟子规》活动中, 进而达到创新德育工作的目的。(一)把《弟子规》作为德育课本,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 、制定班级践行点,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我校把《弟子规》作为德育课本, 使之成为学生行为检查的标准。师生们经常把弟子规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冠必正,纽必结,袜与
传承国学经典 彰显办学特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