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股票期权制度激励的前提条件.txt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科教部_学报(2)2004年8月2日星期一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学报查询双击自动滚屏
试论股票期权制度激励的前提条件
伍再华王琛范方志
(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摘要]本文论述了股票期权激励作为解决公司治理困难的一
种有效方法的理论基础,进而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实施的必要外部基础条件,为我国有效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作为明鉴。
[关键词]股票期权;委托-代理;制度基础
[中图分类号] F831·5 [文章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伍再华(1974-),男,湖南常德人,湘潭大学商
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目前,美国有50%以上的公司使用了以股票期权计划为主的长期激励计
划。我国从1999年5月武汉3家上市公司吹响了经理人股权激励革命的号角开始,到2001年12
月31日为止已经有34家上市公司对经营者进行了股权激励。然而,曾经被视为一种革命性工
具的股票期权计划,由于“安然”、“世通”等公司假账丑闻的败露而引起人们的重新审视。
一、股票期权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一个有效的方法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问题是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委托人
和代理人各自的目标效用函数不一致,另一方面是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对工作的详细
信息、代理人的努力程度、能力、品德和偏好的信息不对称,而监督代理人行为和度量代理
人业绩的成本昂贵,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不可能的。委托人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
者,追求的是自己财产价值的最大化,在股票市场上表现为追求股票价值的最大化。因
此,其股票价值取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和长期利润。但企业经营者在
接受委托人(董事会)的委托合同后,在委托合同的约束下会选择最有利于其效用最大化的方
法经营管理企业,开展日常经营活动和规划经委托人授权的经济业务活动。
企业产权理论认为,企业的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即对企业货币收入在支付了各项成
本、费用之后的剩余索取权。从激
励的角度看,剩余索取权应当分配给经营者这不仅是因为经营成员对企业价值的多少起决定
作用,而且是因为经营成员的行为比其他成员的行为更难监督。因此,应该让经营者成为剩
余索取者,这就和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相冲突。另外,企业经理不仅要注重当期的利润,
而且要考虑企业资产的增殖和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当期利润与长期利润之间可能存在着矛
盾(如拼设备可以增加当期利润但却损害企业未来的生产能力)。
代理问题理论的重要贡献者詹森和麦克林认为:使经营者成为剩余权益的拥有者,可以降低
甚至消除代理成本。这些理论认为给予代理人一定的剩余权能使代理成本减小,使股东的价
值目标和经营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实现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所有者向主要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某一既定价格购买一定
数量本公司股份的权利。股票期权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工具和避险工具,它给
予期权的持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按照约定价格买入或出售固定数量股票的选择权。当公司给予
的股票期权可以在股市上实施后,当市场价格有利于期权的买方时,它可以宣布执行期权,
从而获得价差;当市场价格不利于期权的买方时,它也可以放弃执行期权,其损失仅仅为

试论股票期权制度激励的前提条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