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诸城职工所有或控制的公司治理.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附言:此研究报告是为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研究项目提供的背景资料。该研究项目于2002年出版,由斯道廷•坦尼夫,张春霖,路•白瑞福特著,书名为.《中国的公司治理与企业改革》,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但是,研究项目最终成果中没有重视我们的研究报告。在项目评审时,包括吴敬琏在内的一些专家对职工所有和控制的公司颇多微词。我记得,我针对他们的发言做了回应。他们则不置可否。而在最终成果中,对这方面的情况几乎没有反映。职工所有或控制的公司治理研究报告乔健应邀参加了相关的调研和写作冯同庆本报告以2000年11月对山东省诸城市、浙江省金华市的调查为基础,研究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为职工所有或控制的公司后,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一、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的动因和选择1、政府追求经济效益目标,主导企业改制,受企业、职工制约选择股份合作制诸城和金华都是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较早的地方。诸城则更早些。诸城是山东省潍坊市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内陆,资源贫乏,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从1992年10月开始对国有中小型企业进行改制,而且是由市政府推动的。这有两个重要的背景:一是1992年4月清产核资的结果使诸城市政府官员震惊。在市属150个独立核算企业中,103家亏损,%;,企业负债率平均高达85%;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职工收入低,生产积极性差。二是1992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到诸城视察时作了一番鼓励改革的讲话,坚定了政府进行改制的决心。金华是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原是经济的主体。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了“四多”现象。就是亏损企业增多,停工、半停工增多,停发、减发职工工资增多,下岗、待工职工增多。1993年,政府选择了27个企业改制,进行股份合作制试点。但是,在两年的时间里进展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股份合作制比此前实行的承包制经营风险更大。直到1996年,全面学习诸城经验,股份合作制才全面推开。从两个城市的改制动机来看,政府希望借助对企业的产权激励,改善公司治理,实现经济效益目标。诸城市政府针对一些人的“三怕”心理(部门怕丢权、厂长怕丢位、工人怕丢钱),确定改制的方向是让企业享有产权,搞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金华市政府公开宣传说,要把职工口袋里的钱掏光,投到企业里,然后再把职工和企业的口袋装满。并在改制后,向所有的改制企业派出“转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工作组,以期提高企业效益。产权改革的目标是明确的,但是对具体的选择是有争议的。是选择公司制(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合作制(为注册方便,名义上是职工持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有不同考虑,而最终选择了股份合作制。1992年9月,诸城市政府选择国有小型企业——诸城市电机厂进行改革试点。一开始政府搞了两个方案:一是按有关规定,个人股不超过20%,国家完全控股;二是将企业资产存量出售给职工,国家以土地作价入股。出人意料的是,这两个方案都被职工否决了。职工们提出,将企业资产全部卖给职工,全部实行个人股,土地由企业租用。最后,政府接受了职工的要求,原来的国有企业转变成由277名职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金华市政府之所以在多种改制形式中选择了股份合作制,是认为股份合作制“上合中央精神,下合金华水土”,适用于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为保证改制顺利进行,政府还对企业所承担的改革成本进行一定的

诸城职工所有或控制的公司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b21547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20-05-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