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单元古诗诵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4、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2、古代送别诗一组(补充阅读材料)3、课件。一、谈话激趣1歌星、演员、运动员,你喜欢哪些人?诗人、作家、科学家, 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你们想知道老师崇拜的名人是谁吗?2、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师:诗仙李白、酒仙李白,侠客李白,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懂诗题1、齐读题目读准“孟浩然、广陵”,强调“孟”的第一笔是横撇。指导写“孟”字。2、个性化读题①自由读题,,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着重读那个词。②指名读,点明是送别诗, 相机交流黄鹤楼、孟浩然、广陵的相关资料。③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题目呢? 同学们自已再读一遍题目吧!3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或三名一别。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他们一样的潇洒飘逸,一样的诗才出众,互相仰慕,相间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再读一遍题目吗?(生再读题)对,我们这才算真正“读懂诗题”(出示卡片)。读懂诗题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步:(出示卡片)“读通诗句” 三、读通诗句1、自由读,强调读准音,认清形。2、指名读,检查“辞”的读音,读准“孤帆远影”。3 指导读出诗的节奏感:二二三节奏、四三节奏 四理解诗意,体验诗情。1理解诗意①先借助注释,自己学一学,再把你读懂的句子说给同桌听,②交流自学所得。重点词能帮助我们理解诗句,你能说出哪些词语的意思呢?想说哪个都行。2体验诗情①结合板画,理解“西辞”。(画出长江简图,拿出黄鹤楼卡片和扬州卡片)哪位同学帮老师找出它们的位置?②结合课件,感受“烟花三月” 范读、指名读、齐读③想象悟情,朗读体

第1单元古诗诵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86259182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0-05-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