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2005年第26卷第5期 421 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 62。有显著的差异P<。典型病例张昱,男,6岁。患儿于2002年6 月29日由家长陪同来院就诊。形体较瘦,面红,烦躁易惊,情绪不稳,多动多语,舌质红,脉弦数。辩证为肝肾阴虚,内服多动康胶囊,两个疗程后来院复诊,病情明显好转,坚持服用3个疗程,病情稳定,临床痊愈。讨论祖国医学认为,神为心所藏,是魂魄意志等其他精神活动的主宰,统领和协调全身脏腑功能和人的精神活动,并由内在的神志活动转化为外在语言、动作、行为。肾藏志,肾精充足,则伎巧灵敏,轻劲多力,头者精明之府,而脑髓又由肾所生,肾精充足则髓海有余,耳目聪明。若心肾不足,髓海不充,则可出现神志涣散、神志不聪、多动而笨拙等症状。本文重点讨论肝肾阴虚,而致的儿童多动症。久病后肝肾阴虚,或素体阴亏津伤,加之小儿体质本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故肝肾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而致虚风内动;阴虚君相火旺, 虚阳上浮,神动志变,心神不宁,而致神志涣散,烦躁易怒,多动多语等。治则宜滋阴泻火,潜阳安神。多动康胶囊方中以熟地,龟版滋补真阴,潜阳制火为君;黄柏泻相火坚真阴,知母、麦冬润肺热,滋肾阴,清心安神共为臣药;佐以煅珍珠、石决明平肝潜阳,镇心定惊;人参、炙甘草、酸枣仁益气血、安心神;石莒蒲引诸药至病所、开窍宁神。全方共奏滋阴泻火、潜阳安神之功效。(收稿2004—09—2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心肌炎100例张卫娜陕西省大荔县中医院(715100) 贾婷北京大学医学部(100083)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心肌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100名患儿,西药采取支持、保护心肌,对症治疗。中医按临床症状辨证分为,风热犯肺,采用肃肺祛邪法;热郁心肺,采用清热利咽法;肺气不宣,肺窍不利,采用疏风通窍法;肺气不宣,腑气不通,采用宣肺通腑法;肺卫不固,气阴不足,采用护卫止汗,益气滋阴法。结果:痊愈95例,好转4例,无效1例。结论:中医治疗心肌炎,因人而异, 因症而异,体现了同名异治的特色。主题词:心肌炎/中西医结合疗法儿童辨证施治穿琥宁/治疗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应用笔者2O多年来,从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小儿心肌炎的治疗中,体会此病病位虽在心,实应责之于肺卫,中医从肺卫着手进行灵活辨治,配合西药抗病毒、支持疗法等治疗本病100 例,疗效可靠,兹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门诊3O人,住院7O 人;男8O人,女2O人;年龄1~18岁之间;儿童 8O人,学生2O人;病程1~3年。发病伴有上呼吸道感染2周岁以上者3O人,伴有腹泻者2O人,伴有鼻窦炎等3O人,伴有明显乏力、苍白、多汗、心悸、气短、胸闷等8O人,伴有昏厥者2人,伴有抽搐、双眼凝视2人。全部均有心电图异常,心肌酶普改变,x线心影轻式重度扩大见1O人。辨证治疗风热犯肺型:采用肃肺祛邪法治疗。主症:发热咳嗽,胸闷,心率加快,甚见心悸,憋气,神烦乏力等。方用:银翘散加味。方药:二花、连翘、苦参、蚤休、芦根、荆芥各6g,薄荷4g,甘草 3g,丹参9g。邪郁心肺型:采用清热利咽法。主症:常见咽拘,咽痛,声音嘶哑,胸闷,心慌,有痰而咯吐不爽。方用:玄参升麻汤加味。方药:玄参、生甘草、葛根、丹参、苦参、万年青各6g,升麻3g,桔梗4g。维普资讯 422 陕
中西医结合 治疗小儿心肌炎100 例__lunwen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