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457)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含酒店)专业专科段必修课。旅游活动涉及的方面很多,至少涉及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旅游企业、旅游接待地区居民即所谓东道社会、旅游接待国政府以及由于旅游活动而使上述各方彼此间出现的各种关系和现象。因此,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旅游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与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一样,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活动规律。因此,这门课程的学习应当以马列主义理论和我国发展旅游的政策为指导,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第二部分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一、考核知识点(一)迁徙和旅行(二)旅游的萌芽(三)古罗马旅游(四)中国商周时期的旅游二、考核要求(一)迁徙和旅行1、识记:迁徙、旅行、旅游2、领会:旅行的产生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关系(二)旅游的萌芽1、识记:旅游者形成的三大要素2、领会:作为纯粹意义上旅游产生的社会背景(三)古罗马旅游1、识记:古罗马帝国、驿站2、领会:古罗马帝国兴衰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四)中;观光2、领会:商周时期交通建设成就及其对旅游的影响第二节旅游的缓慢发展一、考核知识点(一)封建时代的欧洲旅游(二)阿拉伯人的旅行活动(三)封建时代的中国旅游二、考核要求(一)封建时代的欧洲旅游1、识记:商务旅行、宗教旅行、保健旅行、教育旅行、探险旅行2、领会:地理大发现对旅游的影响(二)阿拉伯人的旅行活动1、识记:阿拉伯帝国、朝觐旅行2、领会:阿拉伯帝国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三)封建时代的中:公务旅行、求学旅行、宗教旅行、商务旅行、观光旅行2、领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旅游在当时的世界旅游中所具有的代表性、中国古代的完善的交通网络及其对旅游的影响。第三节旅游业的产生一、考核知识点(一)近代旅游发展的社会背景(二)托马斯·库克的贡献(三)中国的近代旅游二、考核要求(一)近代旅游发展的社会背景1、识记: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2、领会:产业革命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二)托马斯·库克的贡献1、识记:出国包价旅游、环球旅游2、领会:托马斯·库克地旅游发展的贡献(三)中:中国近代旅游的时段划分2、领会: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中国近代旅游发展的基本特点第四节旅游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一、考核知识点(一)旅游的本质特征(二)旅游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二、考核要求(一)旅游的本质特征1、识记:文艺复兴运动2、领会:学术界对旅游现象产生的不同看法(二)旅游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1、识记:怀特公式2、领会: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产物的旅游第二章现代旅游第一节现代旅游的基本概念一、考核知识点(一)旅游的定义(二)旅游的本质特征(三)旅游的性质二、考核要求(一)旅游的定义1、识记:艾斯特定义2、领会:旅游定义的类型划分(二)旅游的本质特征1、识记:休闲、旅速游缓2、领会:旅游的本质特征、旅游与休闲的区别、旅游动机的分类(三)旅游的性质1、识记:旅游2、领会:旅游的性质第二节现代旅游的特点一、考核知识点(一)参与者的大众性(二)现代人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三)逐年持续发展(四)地理上的集中性(五)形式多样,竞争激烈二、考核要求(一)参与者的大众性1、识记:大众旅游、奖励旅游2、领会:奖励旅游的基本特点(二)现代人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1、识记:社会旅游2、领会:作为现代人生活中必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三)逐年持续发展1、识记:国际旅游、国内旅游2、领会:旅游发展的持续性和波动性(四)地理上的集中性1、识记:客源市场2、领会:旅游地理集中性的基本表现(五)形式多样,竞争激烈1、识记:专项旅游2、领会:旅游业竞争性的基本表现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分类和衡量方法一、考核知识点(一)现代旅游的分类(二)现代旅游发展状况的衡量标准二、考核要求(一)现代旅游的分类1、识记:国内旅游、国际旅游、观光旅游、娱乐消遣旅游、度假保健旅游、公务型旅游、家庭事务型旅游、宗教朝觐旅游、购物旅游2、领会:旅游类型的划分方法(二)现代旅游发展状况的衡量标准1、识记:旅游收入、旅游人次、旅游过夜次数或逗留天数2、领会:旅游发展状况的三种衡量标准第四节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一、考核知识点(一)世界局势的相对稳定和经济的巨大发展(二)旅游者规模的不断扩大(三)高科技交通运输工具大大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空距离(四)教育事业、信息技术进步和旅游宣传效果的影响(五)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二、考核要求(一)世界局势的相对稳定和经济的巨大发展1、识
旅游学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