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回忆儿时发糕的味道.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回忆儿时发糕的味道;上回书说到,发糕于我而言,曾经是种很神圣的点心。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更神圣的,非松糕莫属。    如此深刻的记忆,仅仅源自童年一次似是而非的记忆。记忆中的画面是这样的:寒风瑟缩的冬天的一个清晨,老家一个避风的巷口,一个身穿棉衣、头戴棉帽的老伯,身边是一架陈旧的手推车。一群孩童(其中或许有童年的我),或围观,或等待,总之,双眼都在盯着老伯忙碌的双手。   老伯不时从热气腾腾的蒸笼里取出一个个小小的竹罐子,直径估计是6厘米左右。竹罐盖子一揭开,松糕的甜香味儿就在我们这群孩童面前袅袅升起。   更神奇的是,竹罐的底是活动的。老伯的身边,有一个带小圆座的杆子,老伯将开了盖的竹罐从上往下,在这个圆座上一敲,竹罐的底部便被敲到罐顶,随之升起的,自然就是一块松香软糯的松糕了。   记忆中,老家人管这种小吃叫“建子糕”,估计是因为在武宁话中,“蒸笼”被称为“笼建”的原因吧。   直到现在,我弄不明白,也无从追究,印象中的那幅画面,是真实的记忆,还是虚幻的经历。因为,我记得的,只是那样一幅画面,而对“建子糕”味道的记忆,却是荡然无存。   如果我真的吃过,自小便有吃货潜质的我,味蕾上不可能没留下一丝记忆。如果没吃过,那画面却是如此的清晰。似乎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画面,其实是父亲描述给我的,属于他的童年的记忆。   庄生晓梦迷蝴蝶,亦真亦幻。   惟一可以肯定的,是那带着缕缕竹香的“建子糕”,是我追寻到现在仍未可得的神圣美味。一个人的午餐,总是想集简单、美味于营养一身,荤素都得有,还得一锅端。看起来很复杂,但好在量少,做起来倒也并不麻烦。再说,咱啥都怕,就是不怕麻烦。   今天的午餐,想了半天都没想好,连绵的阴雨,弄得人也没什么食欲。在厨房、客厅转悠了三圈,也没想好吃什么。在阳台看雨的时候,突然看到地上躺着几个芋头,主意来了:做顿家乡的拳头粑吃,正好CQ爸也提出想吃一顿来着,那就做呗。    这种点心,似乎只有老家武宁,还只有外婆家的乡下——一个名字就叫“山背”的小村落的人才会做。那里似乎也并不盛产芋头,也不知为什么,逢年过节,待人接客,家家户户都是做这种拳头粑。    做拳头粑,第一道关是要耐得住烫。因为要保证它的柔韧性,是不放一滴水的,完全靠芋头里的水分与红薯粉进行揉合,这就必须得在芋头滚烫的时候开始揉面。   好在多年冲泡功夫茶的经验,练就了一双铁砂掌。刚蒸熟的芋头,直接就上手剥皮、捣碎,再倒入红薯粉揉之。十分钟左右,揉成“盆光、面光、手光”的三光面团,就差不多了。   整形也挺费手劲的。先用手握住一小团面剂子,然后一张一合地不停重复握拳的动作,拳头粑因此而得名。利用手指间的自然间隙,面剂子变成了长条形,凸凹有继地间隔着,这样吃起来特有弹性。   好在只做两人份的,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都相当有限。   煮的工夫就很简单了。煮好先过一遍凉水,让拳头粑更加爽滑,再重新烧水煮,汤会更加清澈可口。再准备点青菜、煎个鸡蛋,一碗喷香、爽滑又不失糯口的拳头粑就出锅了。   今天想吃点清淡的东西,要往日,放一勺红油、淋点香醋,酸辣味的也相当的享受。 淡淡的米香,悠悠的蛋香,一口松软的蛋糕咬入口中,享受的便是小小的、确切的幸福。跟普通低粉的戚风蛋糕比起来,米粉戚风的组织更有弹性,口感更绵密,个人感觉用来做奶油蛋糕的底,再好不过。   一直想尝试用粘米粉代替面粉,来做一次戚风蛋糕,苦于基础戚风做得一直不算完美,加上没有购置妃娟老师原方需要用的17CM烟囱模,便迟迟没有动手。    想得美美的几件事情一再受到阻滞,心情抑抑的,有点不畅。闷闷地回到家,下意识搬出蛋糕工具,想捣腾点啥。想到昨天存在购物车里的两个17CM烟囱模,如果我用8寸模做成功了,岂不是可以小省一笔?   拿出妃娟老师的原方比较,再动用计算器换算,结合自己家人喜欢的口感,最后,就总结出了这个8寸活底模的配方。美中不足的是,我家的烤箱脾气真的有点太火爆,140度的温度,居然也能烤出个开口笑。   嗯,笑就笑吧,多笑笑总归是好的。.   配方及做法如下:   蛋黄糊:蛋黄5个,牛奶45克(喜欢酒味的,可以换上5克的郎姆酒,牛奶改为40克),色拉油30克,粘米粉100克,细砂糖20克。   蛋白糊:蛋白5个,细砂糖60克,   作 法:同普通8寸戚风蛋糕,不多啰嗦了   温 度:140度30分钟,150度20分钟          (貌似温度还有点高,下次准备再各调低10度).   小技巧:一般大家喜欢用大力摔蛋糕模的方式去除大气泡,咱好歹是淑女嘛,不喜欢用这种粗鲁的方式。便准备了一根长竹签,在倒好蛋糕糊之后,用竹签先从左到右上下划,再从上到下左右划(绝对不能转圈,以免消泡)。来回划拉回次之后,不但能去除大小气泡,还能让蛋糕糊变得非常地平整。这个小技巧,用来做蛋糕卷再妙

回忆儿时发糕的味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enjun1233211
  • 文件大小906 KB
  • 时间2020-05-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