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主动脉夹层.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主动脉夹层定义:动脉夹层就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些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主动脉就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与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2、原因:主动脉夹层就是主动脉异常中膜结构与异常血流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主动脉结构异常就是,自然容易发生主动脉的裂开,常见的因素包括:马凡综合症、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发性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化、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性疾病等等。血流动力学改变时,也容易造成动脉壁的损伤。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几乎所有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存在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现象。换句话所,高血压的控制对于主动脉夹层的预防、治疗、预后有着全面的影响,就是最基本与最不能忽视的治疗与预防手段。妊娠就是另外一个高发因素,与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在40岁前发病的女性中,50%发生于孕期。主动脉夹层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常见的发病年龄在45~70岁,目前报道最年轻的病人只有13岁。3、分型:根据主动脉夹层内膜裂口的位置与夹层累及的范围,目前医学上有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最广泛应用的就是1965年DeBakey教授等,提出的3型分类法。Ⅰ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自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甚至到腹主动脉。Ⅱ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仅限于升主动脉。Ⅲ型:主动脉夹层累及降主动脉,如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者为ⅢA型;向下累及腹主动脉者为ⅢB型。1970年,Stanford大学Daily教授等,提出了另一种主要依据近端内膜裂口位置的分类方法: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Ⅰ型与Ⅱ型,StanfordB型:相当于DeBakeyⅢ型(如图1)。4、临床表现:在实际情况中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情况,也称之为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以下一些:1、典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往往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严重的可以出现心衰、晕厥、甚至突然死亡;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2、主动脉分支动脉闭塞可导致相应的脑、肢体、肾脏、腹腔脏器缺血症状:如脑梗死、少尿、腹部疼痛、双腿苍白、无力、花斑,甚至截瘫等。3、除以上主要症状与体征外,因主动脉供血区域广泛,根据夹层的累积范围不同,表现也不尽相同,其她的情况还有:周围动脉搏动消失,左侧喉返神经受压时可出现声带麻痹,在夹层穿透气管与食管时可出现咯血与呕血,夹层压迫上腔静脉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压迫气管表现为呼吸困难,压迫颈胸神经节出现Horner综合征,压迫肺动脉出现肺栓塞体征,夹层累及肠系膜与肾动脉可引起肠麻痹乃至坏死与肾梗死等体征。胸腔积液也就是主动脉夹层的一种常见体征,多出现于左侧。5、辅助检查:确诊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就是: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检查(MRA)或就是直接的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一、胸片普通胸片就可以提供诊断的线索,对于急性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发现胸片中上纵膈影增宽,或主动脉影增宽,一定要进行进一步CTA等检查,明确诊断。二、主动脉CTA就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方法,其敏感性达90%以上,其特异性接近100%。CTA断层扫描可观察到夹层隔膜将主动脉分割为真假两腔,重建图像可提供主动脉全程的二维与三维图像,其

主动脉夹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龙的传人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20-05-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