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聆听课)一、教材分析《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作品,并被改编为不同形式的器乐曲,如管弦乐、钢琴独奏、手风琴独奏和吉他独奏等版本。管弦乐合奏《杜鹃圆舞曲》更加生动的表现了杜鹃的音乐形象,三拍子圆舞曲风格律动感强,其配乐重点突出了竖笛、长笛、小提琴及大提琴,让管弦乐初步走进学生的学习世界,此版本更有利于培养、激发小学低段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感知力。乐段结构为A+B+C+A,其中以“杜鹃的叫声”尤为突出:X︱X 0 X︱X 0 X︱X 0并把这个节奏型作为音乐的基本节奏型,也是作品展开的动机,二、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两首乐曲,体会乐曲的情绪——欢快活泼。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在聆听管弦乐合奏《杜鹃圆舞曲》的音乐活动中,学生能感受并表演“杜鹃”的音乐形象。(二)教学难点能在聆听音乐中辨别音乐形象的变化。四、教学过程(一)初步聆听《杜鹃圆舞曲》,感受乐曲情绪。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来聆听一首乐曲,你从乐曲中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师:同学们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学生自由回答。。师:乐曲的情绪怎样?你如何表达歌曲中的情绪?(可以提供给学生简单的打击乐器或提醒学生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二)完整聆听《杜鹃圆舞曲》聆听乐曲《杜鹃圆舞曲》。师:你说说这首乐曲表现的是谁,杜鹃、大象、袋鼠?答案:这首乐曲表现的是小杜鹃。(三)课堂小结在快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的课程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描写小动物的歌曲,希望大家喜爱小动物。
《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