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C十I十G—=C十I十G十(X十M)=C十I十G十(X—M),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 )。( )。、( )。,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则说明甲产品和乙产品( )。,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 )。,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000元、1200元、800元和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元、1200元、900元和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 )元。( )有着密切的关系。,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会造成( )。( )。,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 )。,属于非生产要素收入的项目是( )。( )。,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结论依据的是( )理论。-,不分经济成分,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实行统一税收政策,征收相同的税收。这样征税所体现的税收公平称为( )公平。,这体现了公共财政( )的基本特征。( )。( )。,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 )。,通过提高该产品价格将税负全部转移给购买该产品的乙公司。这种税负转嫁方式属于( )。:,最普遍和常用的是( )。( )。,从2002年1月1日起成为我国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是( )。,上级政府按照特定目的将其财政收入转用下级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补助形式,称为( )。( )。,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