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孟加拉国(2010)这些国家对中国来说并非政治、安全或特殊战略资源的关键国家孟加拉国被冠以“更加紧密的”修饰语。与巴基斯坦类似,都指的是中国与该国的关系比其他国家更加紧密。中孟印缅经济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和孟加拉国的重要通道。(商业交通因素)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比利时(2014)与德国类似,“全方位”指的是中比之间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多维度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其中特别是考虑到比利时作为欧盟总部所在地的特殊地位。(外交因素)伙伴关系的侧重点在于从政治转移到了经济领域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罗马尼亚(2004)、保加利亚(2014)战略性不明显,但是与中国的合作是全面的,国家关系是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埃塞俄比亚(2003)、克罗地亚(2005)、尼泊尔(2009)、坦桑尼亚(2013)、刚果(布)(2013)、荷兰(2014)、东帝汶(2014)注:中国和坦桑尼亚为“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国家的关系强调多领域的经济合作。 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匈牙利(2004)、马尔代夫(2014)、塞内加尔(2014)小国限制,发展不全面,关系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斐济(2006)、阿尔巴尼亚(2009)、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013)、安提瓜和巴布达(2013)小国,交往不频繁,重要性不那么强,但是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希望树立大国与小国合作伙伴关系的典范。友好伙伴关系:牙买加(2005)国家小、距离遥远、合作少,投资也少。伙伴关系:中日韩三国(2008) 中日韩三国伙伴关系诞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刚刚爆发之时,且处在中日关系新世纪以来最好时期,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中国对外战略“伙伴关系”非伙伴关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美国(2013);日本—战略互惠关系(2006)战略:在双边或者多边国际事务中,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交集,关系重要,领域高端。友好:指政治关系良好全面或者全方位:合作领域多、范围广。“合作”指的是政策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其中不加战略修饰语的合作多指经济合作;一共十五种类型的伙伴关系,具体在定义上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但是根据合作领域方面的不同,大致分为战略性和非战略性的伙伴关系。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2011),中国同俄罗斯不仅有普通的合作,还涉及到军事等核心领域的合作,在国际事务上协调立场,共进退,这是中国对外所有伙伴关系中的最高等级,但中国和俄罗斯并非盟友关系。伙伴关系:欧盟(2003),英国(2004)法国(2004)、意大利(2004)、西班牙(2005)、葡萄牙(2005)、哈萨克斯坦(2005)、希腊(2006)、丹麦(2008)、南非(2010)、巴西(2012)、秘鲁(2013)、墨西哥(2013)、马来西亚(2013)、印度尼西亚(2013)、白俄罗斯(2013)、阿尔及利亚(2014)、阿根廷(2014)、委内瑞拉(2014)澳大利亚(2014)、新西兰(2014)没有合作的名字,国家间关系没问题,但是存在战略分歧,政治外交问题上存在差异,但是并不妨碍这些国家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金砖国家、秘鲁等资源国以及中国重要的贸易投资国家。全面战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印度(2005),韩国(2008),土耳其(2010)、阿富汗(2012)、斯里兰卡(2013)这些国
中国对外战略伙伴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