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案(北师大版),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展示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尝试根据铺垫内容类推,独立探究。在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时,相互启发。在寻求不同方法时,根据情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带动全组成员,齐心协力,攻克难关,让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体会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策略,使独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集体的力量下迎刃而解,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学生准备积木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生:粉笔。师:你们能用最快的速度数出这盒粉笔一共有多少支吗?生:24支。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生:这盒粉笔有4行,每行有6支。所以一共有4×6=24(支)。师:那么5盒这样的粉笔有多少支?生:24×5=120(支)。师:谁能完整地叙述刚才这道题目?生:1盒粉笔有4行,每行有6支。5盒这样的粉笔一共有多少支?师:列式计算,并说一说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生:4×6=24(支),求出1盒粉笔有多少支。24×5=120(支),求出5盒粉笔有多少支。师:类似刚才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出现,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应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眼前的实物先数后算,将学生引进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习新知理清思路,做好准备。⊙创设情境,,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们从情境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生1:张老师要买2箱矿泉水。生2:一箱矿泉水有24瓶,每瓶3元。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间交流)师:谁能完整地叙述出你得到的数学信息和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的问题?预设生:矿泉水每箱有24瓶,每瓶3元,买2箱矿泉水一共需要多少钱?(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问题),150元够吗?师:请同学们估一估,买2箱矿泉水大约需要多少钱?(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估算。(2)同桌间交流自己是如何估算的。(3)集体交流各自不同的估算方法。生1:24×2的积比50小,50×3=150,150元够了。生2:我把每箱的瓶数往多估,25×2=50(瓶),50瓶需要150元,所以实际购买时150元够了。,张老师买矿泉水共花多少元?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把它写在练习本上。(1)独立探究。(2)教师巡视,点拨指导。(3)汇报独立思考后的结果,教师板书。24×3=72(元)72×2=144(元)师:第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一箱矿泉水需要多少钱。师:第二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2箱矿泉水一共需要多少钱。师:上面的两个算式可以写成一个算式,谁能试着列出综合算式?生:可以列成24×3×2。师:这个算式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引导学生联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确连乘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教师板演脱式的书写方法。,根据图示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幅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叙述完整)例如:情境1: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能放35本书,一共能放多少本书?情境2:鸡有45只,鸭的只数是鸡的5倍,鹅的只数是鸭的2倍,鹅有多少只?情境3:小组合作摆放如教材图中的积木,提出问题后集体解决。
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案(北师大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