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的资料库下载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 8 号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南
第一条为了规范经济效益评价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根据集团《内部审计办法》规定,
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中心对集团及各下属企业、控股公司和联营公
司等各企业、各责任中心的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与分析,按
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
济效益的措施和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第三条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目的是:
(一)检查企业是否充分地利用内部资源,增加收入,全面地和超额地完成企业的预算(计
划);
(二)考查企业在增收节约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否经济有效,并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
益。
第四条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是:
(一)挖潜,即指对被审计单位现有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进行评价,看其是否达到最佳水平
和发挥出最大效用,并进一步挖掘潜力,完善经营管理,实现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和资
源的充分利用。
(二)开源,即指寻找新途径、新方法来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
(三)节流,即指通过改进经营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杜绝浪费损失,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以
资源的节约使用来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条经济效益审计既可以对某责任中心进行全面效益审计,也可以对某责任中心单项事
务进行效益审计,按审计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
(一)经营决策效益的审计,即着重于对企业资源的配置方案和投资方案等决策事务进行审
查评价,协助决策领导人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活动。
(二)管理职能效益审计,即指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为对象,通过综合检查以改善企业
单位的管理素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1
来自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业务经营审计,即指审核、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及利用经营活动各
要素的有效性、充分性,以挖掘提高经济效益。
第六条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审计标准是:
(一)企业及各责任中心的计划、指标、预算、定额。
(二)本企业或(运用时,应考虑各种客观因素的
变化,如物价水平等)。
第七条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除一般财审的方法外,可运用如下技术方法:
(一)数学分析法,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严密的数学推断,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及其
经营成果进行数量上的计算和分析, 从而调节、控制、监督经营过程和每一项经营
活动,以进行短期决策、中期预算、长期规划,引导企业经济活动的长期持续稳定发
展,帮助企业谋求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决策方案。
(二)经济活动分析法,即以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实绩作为基础,运用各种现成的数据和资料,
通过与历史先进水平、前期水平、平均水平、计划水平等的比较,以检查分析企业预
算(计划)的执行情况与执行程度或找出与国内同行业的差距。
(三)可行性分析方法,既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重大经济决策,如新建、
扩建工程等进行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分析,使其能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获得尽
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
第八条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程序一般为:
(一)初步调查阶段,即了解、熟悉和掌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8号(pdf 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