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课程双语教学研究教育部在教高【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双语教学,其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与专业课教育”。双语教学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我们是否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与能够参加国际竞争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工业设计最早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伴随着机械化生产而产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入中国,起步比较晚,而且,工业设计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新兴学科,其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实施技术等都是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而发展。而国际上对工业设计研究从理论上与实践上都较国内成熟。因此,工业设计专业双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一、对双语教学认识所谓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一般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主要是用英语),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有顺利而自然发展。而目前人们对于双语教学认识还不到位,学校设置双语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有些是为了教学评估需要。学生也认为双语教学只是英语课程延伸,只是为了记住一些专业英语单词来应付考试。专业课双语教学,一方面是使学生更好理解专业知识,因为每种文化与语言产生背景与方式不同,即使描述同一事物或者表达同一种意思,其准确性与意境也可能不同,甚至产生很大差异,所以采用双语教学,反复对比,细化差别,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另一方面是扩大学生专业英语词汇量,学习专业英语正确表达法,为以后国际间进行专业交流与合作做好准备。二、工业设计史课程特点与学生特点(一)课程特点根据目前双语教学成果剖析,不是所有专业课程都适合双语教学,笔者认为,中国工艺美术史,古典文学等这些讲述中国自身历史课程,就没有必要翻译成晦涩英文再教授给学生,那样就会本末倒置,背离了双语教学初衷。而工业设计史教学内容是在人类历史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发展演变脉络,是近代西方国家出现各种设计理念、设计风格、设计流派、及它们之间更迭、交替与转换,构筑了当代设计史主要框架。因此,对工业设计史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学生能够接触第一手原始资料,可以更准确理解工业设计内在发展规律,培养专业学习兴趣,自主跟进国际先进工业设计思想,把握工业设计未来发展。(二)设计类学生特点首先,我们对设计类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工业设计本科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各50名。发放问卷100份,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都有至少六年英语学习经历,进入大学之后还要接受两个学年英语学习,所以我们调查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至少有七年英语学习经历。从表1统计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同学都认同学习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很有必要,但是听、说、读能力都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没有一个学生认为自己听说能力很好;掌握专业英语词汇量都较少,大部分同学词汇量都不足100个;近期课外学习英语同学只有50%,三年级同学更少一些,可能与第三个学年没有设置英语课程有关。而课外会阅读专业英语文献资料学生很少,特别是三年级学生,%人在课外都没有阅读过专业方面英文资料。从表2统计数据来看,几乎所有同学都不否认双语教学将有助于以后学习与工作,同学们也意识到国际竞争日益
“工业设计史”课程双语教学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