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十三五" 规划建议: 新提法新读法新亮点 3 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 其中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新举措, 透露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信号。“三大战略”“五大工程”引领创新“十三五”时期, 创新将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建议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 其中“三大战略”和“五大工程”引人注目。——培育发展新动力方面, 为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作出定位, 提出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拓展发展新空间方面, 区域发展在“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基础上, 提出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同时提出两大战略和两大工程, 即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 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 也明确将实施一大工程, 即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科技创新上, 提出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 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等。——农业现代化方面, 为确保农业安全、提高粮食产能, 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还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构建产业新体系方面, 提出实施工业强基、智能制造两大工程, 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十三五”是全面部署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 创新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大战略, 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四大领域”重点发力形成平衡发展新结构建议从发展整体性出发, 强调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特别是在“四大领域”打造平衡发展的新结构。——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 提出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 强调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方面,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方面, 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到 2020 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体系建设, 提出制定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专项规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说, 在中国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 从弥补短板和薄弱环节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 实现中国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 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五招“大棋”布局“绿色中国”建议浓墨重彩描绘绿色发展, 展现出一幅美丽图景。为此, 布下五招“大棋”, 亮出“绿色”举措。——有度有序利用自然, 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 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 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 防治“城市病”, 逐年减少
(精)解读十三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