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幼儿园冬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随着天气转暖和气温上升,感染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和肠道疾病的儿童患者明显增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些传染性疾病呢。冬春季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手足口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等。这些传染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的排泄物(飞沫等)传播的。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1、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源和飞沫2、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 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 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4、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 8—12日,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 (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 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 ;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5,风疹风疹(此病多见于1—5岁儿童),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两季是多发季节,其传染性强,在幼儿园及小学可成批儿童患病。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由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直接传染。发病症状: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14—21天。症状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和眼发红等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在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24小时蔓延全身。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患者饮食如常。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季常见传春染病预防 措施1、坚持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做到早发现病例,早报告,早诊断,及时隔离,及早医治病人,环境消毒,疫情上报。教室每天保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2、加强教室,宿舍,外环境,厕所,食堂,餐具,玩具的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在未有病例的情况下每周要消毒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