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唐山大地震 40 周年主题征文_1000 字 1976 年的一天晚上,大家都在睡觉,突然,山崩地裂,大地在摇晃。仅仅 23 秒, 房塌了, 东西碎了,人, 许多许多的人都被埋在碎砖乱瓦底下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姐弟, 两人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在只能抢救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孩子们的母亲做着艰难的抉择:保弟弟,还是保姐姐? 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选择哪一个对另一个都是不公平的。最后,母亲最终选择了弟弟。被压在下面的姐姐虽然不能说话,却真切的听到母亲的决定,姐姐无奈的接受了——把生存下去的希望留给了弟弟。幸运的是躺在死人堆里的姐姐并没有死去, 她最终被好心的解放军收养。虽然对母亲充满怨恨,但是她还是认可原来的名字——“登”在她内心深处还眷恋着原来的家, 承认姓“王”是对养父母这个新家的妥协。于是她努力学习, 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医学院, 后来又嫁到遥远的外国。可是她却始终没有寻找生身的母亲和弟弟, 这是她心灵解不开的疙瘩,她用这种办法在报复母亲,同时也在折磨自己。一直到 32 年后, 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 她看到同胞受难, 毅然飞回祖国, 奔赴灾区参加救助工作。我理解这是因为她也曾身受地震, 是同胞情呼唤在呼唤她。可巧, 在救灾现场, 和当年极其相似的一幕感染了她: 一个母亲, 面对双腿被压的儿子,多么想解救出完整的儿子啊! 可是危险的情况使她做出最无奈的决定:“锯掉孩子的腿, 不能让救援者在遭受生命的危险。”母亲一声哭喊让我流下眼泪: “让他将来恨我吧! 别把你们搭进去!”这一幕使方登一下明白了当年自己母亲的无奈, 体会到母亲内心的痛苦,多年的怨恨一下烟消云散。她和母亲相认了, 这时她才这道, 母亲一直在等她回来。为了等她回来,母亲一直住在在原来的地方,不愿搬到她弟弟买的新楼;为了等她回来,母亲买了从小学到高中全套的课本; 为了等她回来,母亲不肯再嫁。母亲牢牢的记住了对她的许诺:明天给你买西红柿。在方登回家时,母亲洗好一盆子西红柿放在桌上,大大的、圆圆的。方登哭了,我也哭了。是啊,天下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她总以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会偏袒一个, 尤其是自己是女儿, 弟弟是男孩, 所以母亲才那样决定。可是如果母亲选择救自己, 对弟弟同样也是不公平的呀! 那位锯儿子腿的母亲呢? 我想到了自己, 平时总觉得妈妈太唠叨, 爸爸太严厉, 有时候两个人联合起来整治自己,现在想想,还不是为了我好吗! 有时候父母在一件小事上冤枉了自己,我甚至怀疑我可能不是他们亲生的。和方登受到的“生与死”的委屈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珍爱生命, 享受生活, 努力学习, 回报父母这就是我今后的目标。纪念唐山大地震 40 周年主题征文_750 字每一年的 7月 28 日在日历上说是一个极为普通而平常的日子, 但对于我们百万唐山人民特别是经历过那次灾难的人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揪心的日子。唐山这座美丽的城市地处京津要塞,是东北连接京师的挢头堡, 在这里蕴藏了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 在一百多年前就是一个闻名全国的重工业城市, 这里曾诞生过多个全国第一, 第一条标准轨铁路在此修建,第一座火车站也在此建成,可以说这里是中国铁路的零起点。特别是建国以后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唐山如同被插上腾飞的翅膀,
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主题征文2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