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1年银行从业考试《公共基础》(金融犯罪版).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9章银行业犯罪及刑事责任
一、金融犯罪概述
类别
含义
种类
以行为方式分:诈骗型、伪造型、利用便利型、规避型金融犯罪
以侵犯的客体分:危害货币管理制度的犯罪、危害金融机构管理制度的犯罪、危害金融业务管理制度的犯罪
以实施主体分:针对银行的犯罪(外部犯罪)、银行人员职务犯罪(内部犯罪)
构成
犯罪客体:金融管理秩序,包括银行管理秩序、货币管理秩序、外汇管理秩序、信贷管理秩序、证券管理秩序、票据管理秩序、保险管理秩序等。
犯罪主体:自然人或单位。
犯罪的对象:可以是人(包括自然人、遭受金融诈骗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所涉及的公众),也可以是各种金融工具(包括货币、金融票证、有价证券、信用证、信用卡等)。
犯罪客观方面:违反金融管理法规;具有非法从事货币资金融通的活动。
犯罪主观方面:是一种图利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有的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类别
细分
侵犯客体及对象
犯罪主体主观
犯罪主体
危害货币管理罪
伪造货币罪
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包括本国货币及在本国流通的外币管理制度。在国内市场流通或兑换的人民币和外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故意的。有牟利目的,但不以此为犯罪成立的必要。
年满16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包括本国货币及在本国流通的外币管理制度。
故意的。非金融工作人员。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包括本国货币及在本国流通的外币管理制度。
故意的。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持有、使用假币罪
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包括本国货币及在本国流通的外币管理制度。
故意的。
变造货币罪
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包括本国货币及在本国流通的外币管理制度。
破坏金融机构组织管理罪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国家对金融机构的准入管理制度
故意的
未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资格的自然人和单位。
破坏银行管理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
故意的,且不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否则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
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高利转贷罪
国家对贷款的管理制度
故意的。行为人在套取信贷资金时还必须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
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具有贷款业务经营权的金融机构除外。
违法发放贷款罪
故意的。并且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中还要求明知是关系人而违法向其发放贷款。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国家对存款的管理制度
故意的,且不以非法牟利目的为必要。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国家对金融票证的管理制度。汇票、本票、支票、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银行结算凭证,信用证或附随单据、文件,信用卡
故意的
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
国家对金融票证的管理制度。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
国家对票据的管理制度
一般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对造成重大损失,行为人不需要明确认识到。
洗钱罪
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狡黠、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所得
故意的,否则不构成洗钱罪
三、金融诈骗罪
类别
细分

2011年银行从业考试《公共基础》(金融犯罪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档百科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