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用物理学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现状分析应用物理学专业方向为光器件设计和微电子学两个方向。现有教师 13 人,其中高级职称 3 名,占总数的 23%,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总人数的 70%, 45 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博士以上学位。教授 1人, 副教授 2人, 讲师 3 人,博士 3 人,硕士 11 人,助教 3 人。平均年龄 38 岁。特聘学科带头人:张淳民教授。 2010 届学生有 7 人。课程开设分为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任选课程等。教材以规划教材和获奖、优秀教材为主。实践环节占课时数达 30 %以上。现有实验室 8 个,在专业刊物上有数篇论文发表。处于起步建设阶段。二、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 西京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的性质、社会需求情况、专业现有条件和发展潜力, 确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能在物理学、光器件设计或微电子技术领域中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并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形成专业特色。 2 同时紧跟时代要求,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建立与自身定位目标相吻合,具有时代和社会特征的质量观及质量标准。三、专业建设目标根据西京学院的要求,要把应用物理学专业努力建设成为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教学基础条件好、社会适应面广、具有地方特色和社会效益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四、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一)教学基本建设 1 、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经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相关专家和教授审订,基本定稿。培养方案中为贯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要,实验课程学时达 20 %以上,集中综合实践课时达 30 %以上,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计划能把握专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方向。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强、专业口径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用物理学课程包括大学物理和理论物理两大类。大学物理包括力、热、光、电、近代物理等大量内容,信息量大, 近年来课时缩减,学时相对紧张,为了使内容连贯,使之适应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果,并及时与现代物理科技发展相结合,将热学和热力学及统计物理形成一个学科整体进行教 3 学。理论物理主干课程是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这两门课程也是物理类和工科类考研必考课程。根据工科学校的特点, 把大学物理的教学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上学期,对一些近代物理内容通过举行教研室教学研讨会进行合理删减,增加一些知识训练和综合性的知识内容。而把近代物理部分和一些前沿课题一部分放在课堂上讲授进行知识的拓宽,另一部分开展一系列专门的视频知识讲座,放在公共选修课进行。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基本能力的训练,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被动为主动。对应用物理学根据学生人数少,授课效果好的特点, 增加双语物理教学与专业英语的内容及教学时间,分别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和三年级, 尤其是在公共英语学完之后, 紧接着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并在四年级开设科技英语翻译选修课, 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应用物理学专业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