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 论顾城诗歌中的童话世界邵阳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3 级邓宇【摘要】少年时代顾城就开始写诗,歌唱自己的童心,这个主旋律在以后的创作中一直延续下来, 因此, 顾城有“童话诗人”之称。翻检顾城留下的大量诗作, 可以看到贯穿尾首的风格, 从早期的天然明丽、率真热情, 中期的高度凝练、空灵幽远、神秘叵测, 到后期的孩童心绪、稚儿语言、淡泊心境, 都有着深深的“童话”印记。这种与众不同的童话印记使顾城及其创作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显示出独特性与唯一性。本文从顾城诗歌中的童话世界着手, 就这一特色的形成原因、组成元素、创作心理、艺术特点、具体表现、误区等方面作出简单分析。【关键词】顾城;诗歌;童话世界;灵性意识与同时期的其他著名诗人相比, 顾城显得与众不同。他不像北岛那样冷峻、深沉, 具有反叛精神和理想主义的英雄人格, 也不像舒婷那般人道、自尊,充满浪漫情调与奉献精神, 他显得纤弱、机智、纯净, 在众多的朦胧诗派诗人当中, 他以童真的孩子形象确立了自己诗歌的和人格的独特性。作为朦胧诗人的代表诗人之一, 80 年代, 顾城以一系列宁静、优雅、美丽纯真的诗歌, 赢得了“童话诗人”的美称。虽然顾城的成名作《一代人》被读出了政治含义, 他的《远与近》被读出了哲学含义并被人们作出了多种解释, 但这都算不上是他真正的代表作品。他的诗作都有着深深的童话印记,这种童话的印记不仅因把顾城和其他诗人明显地区别开来而显示出独特性, 更因顾城在中国现代诗史上的地位而显示出惟一性。“童话诗人”是顾城的创作选择和追求目标,而这种选择和目标的建立是由他特殊的心理基质所决定的, 他的心理基质对他的创作追求与诗歌美学风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顾城成为一个“童话诗人”是有其必然性的。在对作家进行研究的时候,“童年经验”常被研究者作为解剖作家的突破口。童年经验极大地影响了作家的创作,而作家的创作经历反过来也或多或少地修正和补充了作家的童年经验,很多作家的“童年经验”本身就带有文学创作的痕迹, 它既是作家解释创作动因的根据, 也是作家对创作“血统”的验明正身。既然经验是对以往经历的提取与升华, 那么, 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能清楚地显示出他的记忆情绪。从这个角度看顾城, 可以看出他的情绪记忆是非常封闭的。这种封闭性首先表现在记忆的时间和空间上。他的记忆固执地停留在与父亲下放的那段时间和那个地点, 其它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他从这段生活中提取经验,将其升华为艺术经历和创作经验,但以偏概全地把部分的、暂时的经历当作童年经历的全部,并因此给自己划定一种“成分”,则显示出他心理上的某种封闭特征。他的封闭性还表现在与人类世界的隔绝。在他的童年生活里,没有朋友,也没有对手,只有他和父亲两个人, 在远离人世的地方, 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而顾城从不与人争斗的怯懦性格, 邵阳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 屈服于强力,害怕压力的处世态度,也许更能说明他精神上所受过的创伤。记忆的封闭性使他有条件在有限的个人世界产生着不断的联想, 那儿有着丰富的内容, 精微的感知, 浓烈的色彩, 他把自己的天赋才华在这个狭窄的世界里泼洒得淋漓尽致。他的诗王国是他自己的独立王国, 他在这个王国里延续着他童年的梦境时空内为自己营造一个与世无争, 与自然为伴, 绚丽多彩, 富有传奇特色的童年生活。同时, 他将
论顾城诗歌中的童话世界3825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