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论语有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论语》有感粗粗地读完《论语》,觉得其真不愧为一部历史久远,内容简单而又深奥的中国古文化书藉。并且不同时代的学者都加以悉心悟读, 注释,翻译,解说,谈论研究,只可惜我目前还没领悟多少精华,要来写读后感,就只能有什么感受写什么了! 我仍记得小时候读《论语》, 是摇头晃脑, 咬文嚼字, 象背《三字经》一样似懂非懂。中学时读《论语》,主要是理解词意,通读古文,明白其中所讲的种种道理。大学时读《论语》,是听教授分析大师的国学精髓, 领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现在再次拾起《论语》, 却又有另一番感触。在学习方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平凡的道理: 即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 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 值得我们去学凡人学习, 一点一滴聚集不起眼的知识, 必然是人要成功的首要条件, 要知道这种不耻下问, 造就了多少伟人。我们要想有所成就, 在学习中, 必须做到以“学”为中心, 然而不能忽略“习”“温故”“问”“思”等。孔子指出“温故”与“知新”,“学”与“思”的相互依存关系, 非常可贵。他认为学无止境,所以要“学而不厌”。在为人处世方面:“君子和而不同”。许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观点肯定会不完全一样, 当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时, 一个真君子是会认真倾听的, 它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 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既保证了整体的和谐,又保留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今天说要构建和谐社会, 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音中。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也很好的体现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孝悌方面: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 对其讲孝道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 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 在他父亲死后, 要考察他的行为, 若是他对她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是说是尽到孝道了, 这里阐释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所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 但在社会上做事, 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 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 生活幸福。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优厚的物质生活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遵守孝道。作为当代的大学生,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每个人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 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告诉我们, 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 不要纠缠在里面, 一遍遍地问天问地, 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

读论语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