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答三问、强五心”大讨论学习体会2篇
领导干部“答三问、强五心”大讨论学习体会(一)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而要走好群众路线,首先要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问题以巩固树立我们的宗旨意识。我个人觉得首先要解决“我是谁”这个问题,如果自身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何谈“依靠谁”“为了谁”?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问”,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的重要课题。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回答“为了谁”的问题就是要端正目标认识,搞清楚我们干事业、做工作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回答“依靠谁”的问题,就是要让党员干部明确干工作的根本依据。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就是要端正角色认知。惟其如此,我党才能筑牢“人民群众”这座永远的靠山,才会在前进的征程中,无往不利,所向披靡。
以忠诚之心对待党的事业。“忠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规范和根本道德要求。以敬畏之心对待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感恩之心对待组织。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平民之心对待自己。平民就是普通群众。领导干部必须保持平民心态。以宽厚之心对待同志。领导干部以其宽厚容人,方能弘扬正气、凝聚人心、造就和谐。
如果说“三问”所拷问的是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的如何存在,那么“五心”所强调的便是领导干部更好存在的必修之德。透过“三问”揭示了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核心关系,通过“五心”历练领导干部的施政之能。
近期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讨论,紧密联系我们党校和自己的工作实际,积极参与“答三问、强五心”大讨论和面对面提意见活动,深刻反省自己,不断剖析自己,深挖自己灵魂深处,扪心自问,人的一生,活着为了什么?奋斗的方向是什么?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对怎样坚持对群众的敬畏之心和保持自己平民之心有了粗浅的认识。
良好的党群关系是我党立党之本。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党群关系好比鱼水之情,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即使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因为经验不足,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彻底解决。江泽民同志在《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中提出,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的对不对,做的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胡锦涛同志在关于党的群众工作中提出,是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今天,全党按照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主义群众路线观点和党的路线实践行动。
群众利益是我党立党之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的话语,充分表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表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实现中国梦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
领导干部“答三问、强五心”大讨论学习体会2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