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唢呐演奏中乐器对音准的影响.doc浅谈啧呐演奏中乐器对音准的影响摘要:顷呐是我国一件古老的乐器,深受人们喜爱。然而,顷呐的音准问题长期困扰着演奏者。本文通过对乐器的各部分如:哨片、芯子、顷呐碗、顷呐杆等对音准的影响作以分析。最后,对如何准确把握颐呐音准提出了解决办法。关键词:呗呐;音准;影响中图分类号:J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101-02顷呐流行于我国大江南北,由于环境的差异,各地顷呐的形制不一,品种繁多。但归纳起来,若按杆的长短可分为小啧呐、中啧呐、大啧呐、柏木杆和海笛等;若按音区顷呐还可以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顷呐。为方便行文,笔者论述的乐器是以杆高为255毫米,,下端直径为24毫米,壁厚4毫米的,筒音为泊的D调高音硕呐为基准来进行探讨与研究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呗呐的各个部件对音准都起着哪些影响与作用。一、哨片它是顷呐的首要部件,顷呐的发声原理是靠哨片振动成声,人们形象的称哨片为“激发器”,如同歌唱演员的嗓子一样,它是硕呐吹奏中最为更要的一个部件,因此,哨片对顷呐音准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哨片安装在芯子的上端,吹奏时,把它放在两唇之间,气流使之振动发声,所以哨片是整个乐器的灵魂,既精致又敏感。这种精致性首先表现在哨片的制作材料上,我国不同地区对选择哨片的制作材料有着不同的讲究。比如说四川的苗族木制大硕呐,哨片就用野麦杆所作,但绝大部分的哨片是用芦苇制作的,因此我们着重介绍芦苇的选择。哨片的形状,一般情况下有口袋形和扇面形两种,从外形上看它们的区别是一个有“哨肚”,一个没有“哨肚二扇面形哨片的特点是靠整个哨而振动,发音较大,音色较亮,对于初学者来说用此种哨片特别不好控制音准。口袋形的哨片因为有“哨肚”,控制哨片时嘴巴似乎有所依托,相对来说吹奏起来较好控制,音色比较甜美,便于技巧的发挥。哨片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哨片的大小,主要依靠啧呐的大小来进行选择的,一般来说,顷呐越大用的哨片也就越大,呗呐越小用的哨片也就越小。综上,哨片的材质、形状以及大小对音准有着直接的影响,其具体影响如下表所示:二、-3厘米的圆形薄片,中间有一小圆孔,其大小根据芯子的粗细而定,套在芯子较细的一端。制作气盘所用的材料一般选取槊料、有机玻璃或硬质木片。其作用在于减轻吹奏中两唇的压力和疲劳,以便能较长时间的吹奏和技巧的发挥。两唇顶气盘时,用力要适中,不可用死劲猛顶,气盘只是两唇的依托,不能完全依靠气盘吹高音。另外,气盘也起到一种装饰作用。芯子是哨子和杆子连接的引芯,,其形上细下粗,呈锥形。在演奏中,需要与上面的哨子和下面的木杆紧密结合,不能有缝隙。除此之外,芯子还是一个调节音高的“遥控器”,当音偏高时,将芯子从木管里往上拔一些;而音较低时,则可以采用将芯子往乐管里多插一些的方法。著名的颐呐演奏家郭雅志先生,利用芯子的这一特点,发明了“活芯子”,——一个可以收缩的芯子。“活芯子”的发明创造在拓宽硕呐演奏艺术的表现空间上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方式能够辅助演奏传统顷呐的半音,更便于转调乐曲的演奏。然而,芯子拔出和插入的移动对音高只能起到小二度以内的微调变化,不能大幅度的移动芯子,否则会使整个音列发生偏差。四、项呐杆啧呐杆是啧呐的主体部件,由木质材料制成。通常称它为啧呐的“成声器”,其形状是上细下粗
浅谈唢呐演奏中乐器对音准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