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边塞战争诗四首》课件.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边塞战争诗四首唐代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边塞诗人人””,形成了所谓的,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派””,反映边,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葩。边塞诗的主要内容 1、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迈、奔放、一往无前的主题。 2、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3、对战争的厌恶,归家无门的悲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边塞风光。边塞诗的艺术风格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的艺术异彩纷呈的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鉴赏要点: 鉴赏要点: 1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2 2、把握时代特征,作者生活经历和思想倾、把握时代特征,作者生活经历和思想倾向,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向,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3 3、把握表达技巧。、把握表达技巧。鉴赏时注意把握一定的知识储备: 鉴赏时注意把握一定的知识储备: 作家的写作背景、用典、文化习俗、风格、作家的写作背景、用典、文化习俗、风格、常用的表达技巧,诗词的风格和表达技巧方常用的表达技巧,诗词的风格和表达技巧方面的术语的归类。(鉴赏时应使用相关术语) 面的术语的归类。(鉴赏时应使用相关术语) 作者: 王昌龄(约 698-757 ),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 ),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后获罪被谪岭南, 又被贬至龙标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毫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边塞诗,闺怨诗轰动一时,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从军行七首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从军行(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边塞战争诗四首》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7584515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