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孕产妇凝血功能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孕产妇凝血功能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的凝血功能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凝血状态,预防出血、DIC和血栓等产科并发症。方法木研究以2014年7月〜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妊娠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为孕中期组(16-30w),50例为孕晚期组(31〜38w)。孕晚期组在分娩后作为分娩后组。选择同时期50例体检的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用血凝仪分别检测各组血凝四项指标。结果孕晚期组PT和APTT较孕中期组和对照组降低();孕中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分娩后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o结论妊娠过程中孕妇血液的凝血、纤溶功能逐渐增强,分娩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关键词:孕产妇;妊娠;凝血功能孕妇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为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体的健康与安全,机体很多系统都会发生适应性改变,例行产检时不少实验室指标都会异常,其中凝血功能的改变就是一个方面[1]。妊娠过程中,孕妇体内会出现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酶活性降低,机体表现为高凝状态,这是一种生理性保护,可避免产后出血,但若高凝超过了一定范围,则是一种病理现象,同样危及孕妇及胎儿安全。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TB)、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测定是判断机体凝血功能的重要实验室指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4年7月〜12月产科收治的100例孕产妇凝血功能,总结该指标在妊娠过程的变化规律,现将结果总结汇报如下。〜12月收治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为孕中期组16-30w,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岁;50例为孕晚期组31-38w,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岁,待分娩后作为分娩后组。另选50例体检的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岁。纳入者均排除严重基础性疾病,一般资料之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300型血凝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试剂、质控品、鞘液等均为原厂配套。,上下颠倒混匀后室温条件下25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浆,放置-20°C冰箱待检。用血凝分析仪完成凝血四项检测。,计量资料用均值土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2结果100例孕产妇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显示,孕中期组PT、FIB、APTT和T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孕晚期组PT和APTT分别为(±)s和(±)s,较孕中期组和对照组降低();分娩后组PT、FIB、APTT和TT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3讨论妊娠期妇女处于特殊的生理过程,体内很多器官、组织、系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改变就是其中之一。正常情况下凝血及纤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妊娠期妇女随着孕程的进展体内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明显增高,血浆各凝血因子都有不同程度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也代偿性增加,凝血功能异常可导致妊娠中晚期或分娩前后发生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2]。有报道称妊娠期女性发生

孕产妇凝血功能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20-06-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