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本还是重末:中韩教育政策之比较鲜明的反差在中国的发展中,什么问题最刻不容缓?不是三峡,不是西部开发,不是磁悬浮,而是教育。一条高速路可能当年见效,马上给当地GNP加上几个百分点,教育则是百年树人,收效远远慢于工程项目。然而, 众所周知, 教育决定的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素质, 教育出了问题, 影响的是者2003年9月20日报道,联合国官员对中国的教育状况进行了严厉批评, 指出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公共教育经费最低的国家之一, 而且在教育问题上还“歧视贫困人口”,向他们收取无力承担的高额学费。中国人均教育开支之少,在全世界居倒数几位,甚至连穷国乌干达都比不上。在教育上, 中国和韩国起点相同。 1945年, 韩国的文盲率为78% , 与中国不相上下, 两国当时经济状况也相仿佛。而在51年后的1996年, 韩国人口中的大学生比例达37% , 超过了美国和澳大利亚, 首次上升为世界第一。而中国的这一数字不到5% , 居世界排名下游。在韩国已经扫除文盲,成为世界上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时,。《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我均受教育年限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比韩国整整短了四年。韩国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大国,全国有四分之一人口为学生或教师,如果算上为教育服务的有关产业,可以说,将近一半的韩国人在为教育努力。韩。而中国的教育到现在为止还陷在普九不达标, 贫困地区失学率高, 教师工资拖欠, 贫困大学生上不起学等重重问题之中。教育欠账的后果,现在就已经显现出来了。韩国较高的国民素质在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造就了“汉江奇迹”, 并使韩国成为摆脱亚洲金融危机最快的国家。韩国在知识经济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大的优势,韩国人均专利数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每年申请专利14万件。,人均水平居世界后几位。我国越来越多的低学历人口给就业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2001年, 我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52% , 就是说, 有一半左右的初中生将直接参与就业竞争或者在家待业。年复一年的低素质人口积累, 将给现在发展很快的中国经济戴上越来越重的枷锁。 2001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持续下滑:国民素质由1998年的第24位下滑至第29位,科学技术由第13位下滑至28位,国际竞争力由第24位下滑至31位。分析者指出,这与我国教育欠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教育发展之路一、政府投入的差距对比中韩教育,你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发展确实有值得反思之处。中国教育发展中的第一个问题,是国家投入严重不足。中,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甚至在发展中国家里, 中国的政府教育投资也是最少的几个国家之一, 低于印度、菲律宾、缅甸这些“穷国”, 甚至低于许多非洲国家。 2000年的《全球教育报告》显示,1996年,世界上小学生享受的政府教育投资与该均值为13%。全世界127个国家中只有十个国家低于这个数字,我国是其中之一,我国的这个比例为6%。中国教育中存在的种种让人忧心如焚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普九工作困难重重,贫困
中韩教育制度对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