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厦门电信IDC项目建议书
现状
1、业务现状
截至到2004年12月,厦门电信IDC主机数达1500台,2004年的业务收入为509万。2004年底厦门电信IDC引入了腾讯、新浪等高值大客户,其中根据已签订的协议,腾讯年业务收入达360万,厦门IDC业务经营逐步从原有外包机柜,主机托管的模式向重点发展高值大客户转变,预计2005年厦门IDC业务收入达到1100万。
从IDC经营的历史经验看,IDC低端包机柜用户并不能带来高额的利润,而且投资回报期长,但是低端用户不仅是构成IDC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带来了丰富的互联网信息资源。2005年厦门IDC的经营策略是:重点发展高端用户,持续发展中低端客户,实现高低端业务差异化,并且逐步引导中低端向高值用户发展,以满足IDC业务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2、资源现状
网络:IDC处在城域网骨干,直接出口带宽8G,目前出口带宽高峰期超过60%;出口链路均衡负载,互为备份;基本结构如下:
以上是目前厦门的IDC网络拓扑图,IDC机房内的2台6509构成IDC网络核心层,其他的2948、2950设备构成接入层负责接入用户设备,用户的所有配置都是在核心层6509上实现。这样的网络结构存在最大的问题是:现有Cisco6509的性能无法防范大规模DDOS攻击,并且用户的局数据都在核心层配置会造成一个用户遭受攻击,所有其他用户均受影响的连锁反映。而高端用户对网络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在的网络结构显然满足不了日益增值的业务发展的需要。
安全防范系统:目前厦门IDC在安全防范方面主要在Cisco6509配置了FWSM防火墙模块,但是对于大规模防范DDOS的效果不好,因为他采用串连的系统结构,在应对大规模DDOS攻击,反而会成为整个IDC系统运行的瓶颈。而DDOS攻击是当前IDC面临最严峻的网络安全的威胁,厦门IDC月平均遭受DDOS攻击的次数多达20多次,这已经成为日常维护面临最紧要的问题,攻击严重时核心交换机CPU利用率高达90%以上,直接影响业务的正常使用。
流量分析系统:目前厦门IDC使用的流量分析系统是一套自主开发的流量监控程序MRTG,主要实现了IDC中继链路和高端用户流量的监控,但是无法对具体的流量内容进行分析,也无法对满足高端用户提出对详细流量分析报告的需求;同时对于共享业务,由于无法实现按流量计费,从而带来带宽规划不合理的问题。
带宽:目前IDC出口流量为8G,,根据现有签订的协议,,根据大客户的需求以及业务发展的目标预测到2005年6月份,实际使用流量需求达到10G,到2005年底预计流量需求达到13G。因此现有的IDC出口带宽不能满足2005年IDC业务发展。
机架:目前可利用机架还有10个,其中预留5个给大客户使用,根据每月发展2-3个机架的业务发展速度,目前的机架资源只能满足3月份的业务发展。
电源:截至2004年12月厦门电信IDC服务器约1500台,机架96个。现有在用UPS 2路,1路100KVA,已用满;另一路130KVA,已使用总量的2/3。剩余的UPS容量只能满足厦门IDC第3期扩容部分的13个机架,剩余20个机架没有UPS保障,并且需要新增1路交流电源方能满足这20个机架的用电需求。
立项理由
根据
厦门电信IDC项目建议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