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安全教育反思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所以我们抓好小学生安全,这是无庸置疑。但是,以学生安全为借口而采取种种限制学生活动,让天真活泼孩子时时刻刻处于“被安全”状态之下,这样孩子得到只是一时安全环境,失去是学生综合素质与自我保护能力提高。所以说要使学生真正安全必须培养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必须注重对学生安全教育. 一、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比如: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我想应从学生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在生活细节中挖掘安全教育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我曾把一位小学生爬防护拦摔伤事引用来教育学生,结果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与启发,剖析了不少自己平时不安全做法。再如,我们生活中看到同学间相互推搡、相互追逐,上下楼梯跑与跳,玩尖锐硬器,随意乱抛硬物等,同样是很好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我们要做就是防范于未然,让学生认识到位,提高防范意识。二、注重体验体验是学生成长能力、形成技能最好方法。现在很多学校为了学生安全着想要求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做任何事情都不要“乱跑”,要轻声慢步。咋一看,似乎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但细细品味起来,却觉得有些束缚正值精力旺盛时期孩子天性,是有意将孩子驯养成旧时代“小脚女人”。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不断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也无法真正形成。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也要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重要性,了解自我保护过程,从而形成技能。如:学生有时流鼻血或不小心划破了手等就会惊慌失措,没有自己处理意识,其他学生也只会找老师,我们要利用这些机遇让学生学会自行简单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一同经历了自救、互救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同时,我们还要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如:让学生参观一些事故现场,观看安全教育影片,参观一些安全教育图片展等,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办法。教会学生自我保护办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使之有足够能力与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目,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一项内容。三、加强联系,齐抓共管安全大于天。这确实是当今学校管理中最大事情,一系列安全事故,已经将所有学校神经绷紧到了极致。大家都谈安全色变,都一门心思想方设法,让学生远离危险,取消一切可能造成学生伤害体育活动。像篮球、足球这类对抗性极强运动项目,早已在许多校园绝迹。即使没有绝迹,但也有重大改变,即人手一颗篮球,自己拍。就连简单跑步运动,也要求学生只能小跑,不知要统一到一步多少厘米,后边学生甩臂幅度不能碰到前边学生,等等等等,实在是壮观很。像这样”被安全”孩子,明天真能美好?如何美好?凭什么美好?这样真是为了孩子安全?失去对抗功能体育活动还有何意义?失去激情日常生活还有何意义?在如此环境下长大孩子还能经受得起什么风浪?,是我们重大失职. 安全管理只靠防不行,必须有教师、学生、家长与学校组织加强联系密切配
对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