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梗塞19例临床分析.doc延髓梗塞19例临床分析【关键词】延髓延髓是脊髓上端连续而膨大的部分,血供丰富,发生梗塞的机会明显少于桥脑、中脑。我院自1994年5月〜1998年12月共收治121例经头MRI证实的脑干梗塞,其中延髓梗塞19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现报告如下。,女8例,年龄36〜61岁,平均50岁。发病前有TIA病史4例,高血压病8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心房纤颤2例,平素健康2例。、眩晕、走路不稳18例,%(18/19);病侧软腭麻痹、共济失调100%(19/19);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16例,%(16/19);头痛、眼震、霍纳征、交叉性痛觉减退8例,%(8/19);偏瘫伴偏身痛觉减退3例,%(3/19);舌下神经瘫、四肢轻瘫各1例。〜15d进行了头部CT扫描检查,8例显示颈内动脉系统腔隙性脑梗塞,2例显示小脑梗塞病灶,无一例显示延髓内病灶。第3〜16天进行了头部MRI检杏,全部证实延髓内异常信号,其中8例位于延髓上部,7例位于延髓中部,4例位于延髓下部;16例累及延髓背外侧区,3例累及旁正中腹侧区;5例延髓和中脑,双侧半卵圆中心同时有异常信号,3例延髓和小脑,2例延施和顶叶,4例延髓和桥脑,单纯延髓背外侧5例,梗塞灶显示长T1长T2异常信号;表现为T1加权像呈低信号强度,T2加权像呈高信号强度。,其中14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2例为其变异型,3例为延髓内侧综合征。,3例遗留偏身痛觉减退,2例交叉性痛觉减退,所有病人均能行走,生活能自理。预后较好。2讨论延髓位于脑干最下端,较脑干的其他部位血供丰富,侧支循环更好,故延髓不是缺血的易损部位,往往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原因是延髓供血有多个来源,动脉起源存在变异性,梗塞灶的范围及其周围水肿的程度不一,景及延能内部组织结构不同,故延髓梗塞多合并其他脑区的梗塞,陈氏[门报道100例脑干梗塞,87%伴有其他脑区的梗塞。在MRI未应用于临床之前,能正确做出诊断的延恤梗塞多见于经典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即Wallenberg综合征,随着MRI的应用,近几年有关延髓内侧综合征的报道口渐增多,一些变异的Wallenberg综合征也渐被认识。在所有的延髓梗塞病人中,损伤部位最常见于延髓背外侧,%(14/19),头部MRI表现部位为长T1长T2信号,木型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多见于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典型的临床表现为(1)眩晕,呕吐,眼震,为前庭神经核及网状结构受损所致;(2)同侧共济失调为绳状体或骨髓小脑束受损所致;(3)病侧软腭及声带麻痹出现构音障碍,反呛,吞咽困难为疑核或舌咽、迷走神经受损所致;(4)病灶侧面部及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为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所致;(5)同侧霍纳征为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损所致。造成这些症状或体征的血管堵塞部位或在小脑后下动脉的起始部,或在椎动脉分出小脑后下动脉的部位闭塞而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木病发生后眩晕常为短暂的,多数在数LI内消失,小脑性共济失调亦较易恢复,症状多在1〜2周内消失;眼震多数不持久;霍纳征多数持久,本组8例遗留此征,吞咽障碍一般
延髓梗塞19例临床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