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政治撑起法律保护伞.doc.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学案第一框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师寄语: 少年强, 则国强; 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学习目标:1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意义。 2 、了解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3 、增强法律保护意识,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学习重点: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学习难点:我们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重点再现 1 、我们要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就要克服和,提高自己的,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道抵制不良诱惑的坚固长城。 2 、法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二是; 三是。 3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 、我们中学生应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二、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1 、我国法律规定,凡未满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 、由于未成年人不足,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 在、方面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和也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3 、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 4 、我国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是: 、。这两部法律从、、、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5 、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归纳总结: 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可以从未成年人自身特点和国家的需要两个方面回答) 6 、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说一说: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未成年人都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 三、合作释疑,共同归纳根据以下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漫画一:家长的“降妖棒”漫画二:老师的“千遍抄”(1) 以上两幅漫画中的未成年人遇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 (2 )请简要分析漫画中家长和老师的行为。四、课堂小结,归纳收获 1.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①②) ↓法律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 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2.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五、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1、 2009 年1月1 日正式实施的《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 学校不得公布未成年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①家庭保护②学校保护③社会保护④自我保护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2、某校学生小辉, 天资聪明, 但因结交了一些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 不思学业, 整日游手好闲, 吃喝玩乐, 最终因盗窃他人财物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 未成年人各方面都还不成熟,辨别是非、良莠的能力较差 B 社会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 C 未成年人的行为需要法律约束,成长环境需要法律优化 D 小辉虽然聪明,但品行天生就差,所以才会走上违法的道路 3 、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保护。下列做法中符合学校保护的要求的是: A 李大力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让他站到教室外 B 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取消了音乐、体育等科目 C 小玲在听写英语单词时写错了一个,老师罚她抄写 50遍 D 小强逃课去上网,老师知道后对他进行教育 4、近年来, 有些家长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 让未成年子女弃学从商、从工,出现了一些“小保姆”、“小商贩”、“小童工”,这些家长没有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A 司法保护 B 家庭保护 C 学校保护 D 社会保护 5、“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 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 因此, 社会有责任保护他们。”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是说明: A 儿童和少年很特殊,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B 儿童和少年没有任何能力来保护自己,完全依靠社会的保护 C 儿童和少年各方面还不成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强, 需要社会的特殊保护 D 保护儿童和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国家的全部工作(二)材料分析题 2008 年4 月,正在上初一的小刚的父母离异了,他们谁也不愿承担抚养小刚的责任, 于是小刚遍经常在父母两处跑来跑去。后来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 终于在别人的教唆、引诱下因盗窃而进了少管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小刚是否还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为什么? (2 )以小刚的事例说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三) 综合实践题 2009 年5月, 新泰市某中学针对青少年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其严重危害, 开展了以“健康成长, 告别不良行为”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四位同学在学校“中学生论坛”上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 甲同学:法律是未成年人最好的保护伞,国家立法是最重要的。乙同学:“没有天生不良的青少年”, 不良行为的根源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丙同学:“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社会的不良诱惑和消极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极大。丁同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未成年人防微杜渐, 加强自律最重要。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 (

七年级政治撑起法律保护伞.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buufeh0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