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05月现
代
法
学 V o l
28
N o. 3
第 28卷
第 3期 M odern L aw Science M ay. , 2006
文章编号: 1001- 2397( 2006) 03- 0121- 09
国际法与比较法论坛
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
历史演进及理论评析
刘
波
(重庆大学法学院, 重庆
400045)
摘
要: 国际劳工标准应否与国际贸易挂钩的争论由来已久, 该问题依然是国际贸易谈判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其实质在于发达国家意欲将国际劳工标准作为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议的理论依据是解读
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应加强国内劳动立法和执法, 克服与避免此类贸易摩擦。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际劳工标准; 国际劳工组织
中图分类号: DF 961
文献标识码: A
多年来, 主要发达国家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就立国际劳工标准进行了倡导和实践, 一些劳工组织、
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一直争议不休, 主要发社会民主人士、政治家、学者亦大力进行了呼吁和推
达国家强烈要求将其同国际贸易及其政策相联系, 动。 19世纪末, 在德国、瑞士等国的支持下成立了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此持否定态度。这种日趋激烈国际法律保护劳动者协会!, 并着手制定相关国际
的争议对国际贸易的理论及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公约, 此即国际劳工组织( Internationa l an i
zation, 以下简称 ILO )的前身, 该进程被第一次世界
一、国际贸易中劳工标准问题的由来及其发展大战打断。 1919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先在巴黎而
后在凡尔赛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上决定建立一个三
1
国际劳工标准的产生及内容方性国家间组织。同年 10月 29日至 11月 29日, 由
19世纪初叶, 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 42个国家的政府、雇主和工人组织的三方代表在美
为增加其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不惜采取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 宣布正式成
牺牲劳工的工作条件、大量使用童工等手段以降低立国际劳工组织, 并通过了∀国际劳工组织章程#。
产品成本, 导致劳工运动的频繁发生。丹尼尔
格兰联合国成立后, 其与国际劳工组织签署协议, 使国际
德( D aniel Le Grand)多次向欧洲主要国家的政府发劳工组织成为联合国的第一个专门机构, 负责社会
出呼吁, 希望就劳工立法问题达成共同协议, 他被视与劳工问题。 1944 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第 26届国
为提出国际劳工立法理念的主要创始人[ 1]。随后法际劳工大会通过了∀关于国际劳工组织的目标与宗
国、德国、瑞士的政府对建立国际性的劳工组织及确旨的宣言# (以下简称∀费城宣言# ), ∀费城宣言#作
为∀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附件, 与∀国际劳工组织章
收稿日期: 2006- 03- 09 程#一起, 至今依然是关于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和目
作者简介: 刘波( 1965- ), 男, 四川三台人, 重庆大学法学院经济标的宪章。
法专业博士生。在西方国家的相关文献中, 对国际劳工标准
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历史演进及理论评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