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态型城市和健康城市同步建设探索.doc上海生态型城市与健康城市同步建设探索上海市环保局最近几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上提出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从2000年起,上海市开始实施第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实施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上海市政府宣布实施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此时,全市出现了两项专项性的三年行动计划同时推动现代文明城市建设的局面。两项计划目标相通,内容相关,方法相近,具体负责这两项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协调工作的市环保局和市爱卫办,以及有关的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等加强联系,互相配合,开始形成了生态型城市与健康城市同步建设的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果,有力地推动本市环保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本文对过去三年经历进行回顾分析,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上海市生态型城市与健康城市共建条件分析生态城市和健康城市是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问题,分别从环境和健康角度提出的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模式。建设生态城市和健康城市都是现代化文明城市的象征,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21世纪现代城市发展的大趋势。生态城市和健康城市理念突破了传统环境和健康概念的束缚,有丰富内涵和理论基础,两者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关联、重合、相似的情况。如生态城市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为人的健康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健康城市要求社会笔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协调、持续地向前发展,要求把健康与环境两大主题紧紧地连接起来。现阶段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强调的“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同样是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描述生态城市和健康城市的指标体系,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城市指标中关于环境质量指标有24项,几乎包括了环境界对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国际社会强调建设生态城市和健康城市都是长期的、持续发展的任务,注重建设过程,要求政府承担责任,依靠各部门间的合作,要求单位、社区、公众参与,需要制定规划和政策等。从内涵分析,生态城市与健康城市共建存在很大的空间。上海是一个特大型城市,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多,历史欠帐多,环境和健康问题相当突出,人口、工业、经济高度集中,污染比较严重,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比较薄弱,医疗卫生条件发展不平衡,全社会环境意识和健康理念不够健全。随着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阶段政府和社会已具有还清历史欠帐的能力。上海市委、市政府几乎同时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和健康城市的目标,要求努力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卫生公共体系。这对推进上海全面发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使生态型城市与健康城市共建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根据国家要求,上海市政府很早组建了全市性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协调体系,环保、城市建设和管理、经济管理等部门都是市爱卫委的组成单位。在历年的迎接国家卫生城市检查、创建国家卫生区、镇等活动中,各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相互配合,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历史上,本市卫生部门曾经多次及时提供科学数据,为市政府进行重大环保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如上世纪80年代初提供了全市消化系统疾病统计数据,推动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工作,促进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引水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全市和重污染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统计数据,加快了本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和重污染地区环境综合
上海生态型城市和健康城市同步建设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