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科学发展观征文作品.doc政协科学发展观征文作品加快城乡基础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切实推进“服务煤电化,加快**崛起”战略的实施,区政协机关党支部结合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组织部分党员对全区城乡基础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现状和问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一是城乡规划。://,分区规划设计完毕,待评审报批,乡镇规划已完成平坪、泥河、田集、架河、古沟五个乡镇,高皇、**、夹沟、贺瞳四乡镇的已完成规划设计,尚待修订和评审报批,芦集、祁集两乡镇的规划正积极设计编制。全区154个村规划已完成5个(不含搬迁新村)。从规划布局上来看,计划经济时代特征较为明显。其有利方面是利用煤矿现有建设资源,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了城乡建设步伐;不利因素则是城镇进一步发展受到煤矿的制约。二是城镇建设。全区城镇建成区总面积达16平方公里,,,。城镇总体规模小,高层建筑少。从有利方面讲,空间发展优势大,可塑性强,规模可向外扩张;不利方面是由于规模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企业的建设与城镇“联系”不紧密,公共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共享;几个依矿而建的城镇,环境污染、交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三是城乡管理。近年来,城乡管理队伍口趋壮大,管理力度有所加强,管理方法有所改进。但仍管理不到位,管理水平较低,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交通道路建设:全区现有交通道路161条,总里程710公里,其中:省道33公里,,乡道351公里,。11个乡镇(街道)和154个村已实现通柏油路或混凝土路。初步形成了以淮潘公路为骨架,东西相连、南北贯通的交通网络。但与经济发展需要相比,公路规模仍然不足,现有道路的技术等级低,路况差;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行业管理薄弱,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建设资金短缺,养护资金无正常来源,投入严重不足。随着煤电基地的不断发展,现有交通网络和道路建设的标准质量均亟待完善和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建区30多年来,煤电企业的不断发展,给我区的生态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地下煤炭资源的开采和电力的开发,自然生态系统利农村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气、土壤、水源等污染日趋严重。煤电企业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均使用地下水,地表出现下沉现象,造成部分建筑物受损。由于环保规划不配套,环境治理投入机制没有依法建立健全,应收的环保规费又上缴市,致使**地区的生态环境每况俞下。生产生活设施建设:1984年以来,煤矿、电厂和阜淮铁路等交通能源重点工程建设,到2007年底,,涉及全区11个乡镇(街道),近40个村,面积达26平方公里,失地农民约8万余人,,-5分耕地。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道路、水利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农房、校舍、厂房等教育生产生活设施都遭到严重破坏。由于煤炭企业的大部分沉陷地都没有办理土地征用手续,造成耕地占用税无法收缴,农民应得的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无法兑现,只补偿少量的青苗费,沉陷区的移民安置和搬迁不及时,补偿标准低。农房基本上都是在房体严重受损、形成危房后才清点丈量
政协科学发展观征文作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