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大使胡适为何迟迟不回国随着美英等国正式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胡适再也不能忍受宋子文、孔祥熙等几个“老二”的挤压与羞辱,毅然决定挂冠而去了。尽管胡适出使美国的几年中,整日殚精竭虑,不辞辛劳四处演说,以唤起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同情,以正义的力量介入战争,达到“以战止战”的目的。想不到这一切竟招致以孔宋集团为代表的政客们的种种非议与责难,各种流言甚嚣尘上。向来好热闹和面子的胡适,在四处讲演的同时,又喜欢在美国各校接受名誉博士学位,四年间,竟领得30余个荣誉博士学位。如此炫目浮华的立誉,确也过于显山露水,令人眼热,并假人以口实。于是,国内的好事者便众口一词,谓胡适“只好个人名誉,到处领学位”云云。原来就与胡适特别是胡的“打手”傅斯年不睦的孔祥熙,更是借机煽风点火,四处诋毁,说胡适书生气太重,办事不力,整天只顾到处拿学位,对党国利益毫不关心,在中立法、借款、禁运、合作等主要使命上一事无成,并在蒋介石面前屡进谗言,最终导致“老大”对胡渐渐失去了原有的信赖。1940年6月,蒋介石撇开胡适,命他的郎舅宋子文以自己私人代表的身份前往美国,争取对华贷款。宋子文下车伊始,便劈头盖脸地对前来拜见的胡适抡击道:“国内有人说你讲演太多,太不管事了。你还是管管正事吧!”胡适经此一击,自是不服,当场同宋子文争执起来,幸得众随从拉开,才免于更大的乱子发生。自此二人结怨,再也难以共事与合作。宋为急于立功,在美国捞得“大鱼”,也撕破脸皮,开始对胡适进行公开诋毁与挤压。徒有大使之名但无所事事的胡适,于1942年5月19日在日记中饶有意味地记道:“自从宋子文做了部长以来(去年十二月以来),他从不曾给我看一个国内来的电报。他曾命令本馆,凡馆中和外部,和政府,往来电报,每日抄送一份给他。但他从不送一份电报给我看。有时蒋先生来电给我和他两人的,他也不送给我看,就单独答复了(他手下的施植之对人说的)。”到了这个山穷水尽的最后关头,拘于礼义道德与情面的胡适终于彻底想通了,既然大道不行,他也就不再顾及许多,索性放下“吾曹不出,与苍生何!”的书生意气,立即辞去大使职务,重归儒林,操持旧业。1942年8月15日,胡适收到了国民政府免去他驻美大使职务的电报,他斜靠在沙发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当晚10时,回电国民政府:“蒙中枢垂念衰病,解除职务,十分感激。”9月8日,他交卸差事后,提着自己的行李,黯然离开华盛顿官邸——双橡园,结束了四年“过河卒子过洋来”的大使生涯。此后来到纽约,开始了到大学教书与潜心研究学问的寓公生活,此一居又是四年之久。卸任大使后的胡适为何仍寓居纽约而迟迟
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卸任大使胡适为何迟迟不回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