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说明 12、工程概况 、地貌 43钻爆 124、安全施工措施 、危险源控制措施 145、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管理机构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176、紧急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22青岗岭隧爆破专项方案1、(1)西北铁路客专相关设计图纸;(2)《西北铁路客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青岗岭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青岗岭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报告》。(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8)《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0)《煤矿安全规程》2011-2第一版。(1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D4K462+014~D4K467+704青岗岭隧道爆破施工。“严肃性、标准性、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均衡性、节奏性、协调性、经济性”的九性原则。2、,进口里程D4K462+014,出口里程D4K467+704。隧道位于剑门关~北区间,双线隧道,,设计为-‰的单面下坡。本隧D4K462+013~D4K462+=10000的左偏曲线上、D4K465+~D4K467+=8000的右偏曲线上,其余地段位于直线上。青岗岭隧道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开挖Ⅲ级围岩m26502Ⅳ级围岩m22803Ⅴ、地貌隧道区属构造侵蚀、风化剥蚀中低山区地貌,山岭呈北东向展布。地面高程624~932m,相对高差308m,自然山坡坡度25°~60°,砂岩和砾岩部分形成陡坎、陡崖。隧道洞身最大埋深约220m。覆土层较薄,基岩多裸露,多生长灌木、杂草,植被发育良好,平缓地带多辟为旱地。~高速公路位于线路右侧300~1000m附近,沿线路两侧村庄民房零星分布,隧道进出口及洞身交通条件较差。隧道地表为低山丘陵地貌,地表高程624~932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约220m。,,℃,最低-℃,℃,四季气候变化明显。(Q4dl+pl)粉质黏土;坡残积(Q4dl+el)粉质黏土等;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下段(J2s1)泥岩夹砂岩。遂区位于龙门山北东向褶皱带之东翼于盆地边缘弧形(华夏式)构造带交界处,龙门山褶皱带褶皱发育,断裂密布,岩层多陡倾,直立或倒转,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南东侧盆地边缘弧形构造带则表现为舒缓宽敞的褶皱,断层较少,构造简单。测段属于简单构造,层理产状较稳定,岩层产状N41~62°E/36~47°SE,受区域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节理多为闭合或微张型,延伸较远,主要发育两组节理:(1)N48~81°E/52~81°NW、(2)N37~64°W/23~81°NE。泥岩风化节理发育,主要发育于地表浅部。,沟水受大气降雨补给,流量季节性变化大,雨季降水集中,地表径流突出,旱季流量小。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岩为泥岩夹砂岩,构造节理缝隙发育,泥岩中多呈
铁路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