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袁庄中心小学王保琴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李白二十五岁时,即在他仗剑出川、辞亲远游的第二年,第一次过当涂,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望天门山》。作者简介天门山意境图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像一座天设的门户,地势非常险要,“天门”由此得名。《望天门山》写的就是作者乘舟东下途中遥望天门山夹江对峙,楚江千回百转、雄伟奇秀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望①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②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两岸青山相对出④,孤帆一片日边来。①望:遥看,向远处看。②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③回:回旋,指江水的流向在这里有一个转折④出:突出,突显。,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是以什么景物为主体的?其他景物起什么作用?这些景物衬托了天门山怎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天门山、长江水、太阳、孤帆青(山)、绿(水)、红(日)、白(帆)天门山衬托雄奇秀丽山夹江对峙、水波澜壮阔巧妙运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天门山仿佛是被神斧拦腰从中劈开似的,长江从两山之间奔腾而出,之间向东流去的碧绿的江水,在这里打了一个回旋径直向北流去。两岸苍翠的东西梁山隔江相对从船的两边掠过。一叶孤帆从水天相接的远方徐徐驶来在二十八字的小诗中,青山、碧水、红日、白帆……交相辉映,气象万千,处处紧扣一个“望”字,形象的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多么具有魅力的壮丽多娇的山水画卷,诗歌意境开阔,层次清晰,形象生动。【译文】本诗特点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山行—杜牧
古诗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