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经验材料.doc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志丹县实施素质教育经验材料近几年,在志丹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和县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我县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和成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中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因此,我县教育部门一直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以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具体做法如下:(--)各学校设置德育课程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创设各种条件与机遇,让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地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制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德育课程发展目标:开展以“实施自主发展教育,形成学生完整人格”为主题的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探索一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体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完整人格形成的新型教育教学途径,培养和塑造具有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自主发展型人格的一代新人。同时构建了学生培养目标:通过构建以“文明、诚信、博爱”为核心的学生自主发展德育体系,让学生体验做人的道理,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理念、诚实的行为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发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展示优势创造机会,提供平台,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二)德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在制定德育课程计划时,必须以“全员德育”的观念来制订管理策略、课程内容、实施途径,合理组织与调动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以及学校外部(家庭、社会)的力量,使其协调一致地和谐联动,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同时要强调整体育人,以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层次性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中注重分层、体现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创造性原则打破传统教育中不合理、不科学的观念和做法带来的束缚,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根据学校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培养目标创造性地建立起新的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适应性原则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实际情况和师生特点,制订相应的计划。要采用广大师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实施有效教育;此外,各类规章制度、管理措施也要主动适应学校环境和师生群体特点,以求得社会、家长及师生对德育课程的认同。校本性原则要充分体现鲜明的学校特色,立足学校实际,确立校本发展的理念,形成学校有特色、有实效的德育课程。操作性原则课程设置、内容选择的切入口要小、要实,从理念、方法、内容等各方面都能被师生接受和认同,操作性要强,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课程实施基础型课程教师要以“全员育人”的观念,通过各基础型课程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除了要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并落实在备课、听课、评课、教研等各个环节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要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迪,尽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充分体现德育主渠道的功能。、活动类课程这两类课程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努力开发学科德育资源来增加本学科的育人功能,并逐步形成校本课程及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例如语文读书指导系列活动是颇有特色的学科类校本拓展课程。由学校教务处和语文教研组全程管理,使用上级推荐和自选的校本教材及配套音像资料,并不断加以完善。在具体实施中要做到:每班有专职的读书指导老师。每班有统一的书橱,各类图书及相应规范的管理。每年一届校“读书节”活动,做到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每年开展一次读书演讲比赛活动。专题教育、班团队活动课程内容上针对当代学生思想活、观念新、信息灵的特点,把反映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育内容,使德育课程内容吏加鲜活、容量更加大。在教学中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方式,突出活动、实践、体验、探索性学习等方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入脑入心,使抽象的道德知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得到内化。团队活动课程学校以校园、家庭、社区为团队活动主阵地,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引导队员、团员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丰富团队活动文化的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经验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