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第五章第一节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一、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的意义和要求1、意义a、健身b、检查运动训练c、丰富学校的课余活动内容d、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2、要求a、要有自身的特点b、应考虑参与比赛学生的多数性c、项目设置应灵活,有特色。d、分组要从实际出发e、比赛规则要灵活贯通f、比赛时间安排合理当今田径运动学校运动会的不足1、竞技性与健身性2、多数与少数3、传统与创新4、形式主义突出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筹备组织工作(一)组织方案1、运动会的名称和目的、任务2、运动会的规模3、运动会的组织机构4、运动会的时间、地点5、运动会的经费预算6、工作步骤(二)竞赛规程是开展竞赛工作的依据1、运动会的名称目的、任务、和主办单位2、比赛日期和地点3、参加单位和组别4、比赛项目5、参加办法6、报名办法7、记分和奖励办法8、比赛规则9、其他事项(三)组织机构1、宣传组2、竞赛组3、后勤组一、组织方法1发放规程、报名表1)规程的发放应在运动会前1-3个月。报名表随规程一起发放。回收报名表回收时间应在赛前半个月至一个月。2)审查报名表每个项目的报名人数是否超出。3)运动员报的项目数量是否超出。4)姓名、项目、和报名成绩是否填写清楚。5)报名单的姓名有无重复,男、女有无混杂或报错组别。2、统计工作1)统计各单位参加人数。2)统计各项目参加的人数。3)统计兼项情况。3、编排运动员单位、姓名、号码对照表。1)单位编号:按报名顺序或大会指定的顺序排。2)运动员号码:按先男后女,不同组别则先成年后少年,先甲组后乙组,每组再按先男后女排3)校运会的编号可与年级、班级对应,号码以四位数组成,第一位代表年级,第二位代表班级,第三、四位数是运动员的顺序号。编排各代表队姓名、号码对照表格式如书二、编排次序册1、编排各项竞赛分组1)竞赛分组的编排原则和方法径赛①径赛分组的原则a、根据报名人数,确定各个项目的赛次及各赛次的录取人数b、根据跑道数、裁判数确定每赛次录取的人数。c、分组时尽量人数均等,注意同一单位避免一组。d、短距离预赛的分组,应根据有无报名成绩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蛇行和斜线法)e、长距离每组应控制在20人以内。f、全能径赛分组最好每组5或5人以上,一般不少于3人。最后一个项目的分组应根据前面比赛各项累积分多的分组g、按名次录取下一赛次参赛运动员,分组时应将成绩较好的编在一组;按成绩录取则应将成绩好的分在一组。②分组的方法a、有报名成绩一般采用蛇行法:按成绩优劣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依次分排。例如:100米24人分三组1671213181924第一组2581114172023第二组3491015162122第三组
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