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教育的“三境界”学有所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的“三境界”道出了为学者所毕生追求的至高境界,这三种境界意境深远,能力终达极致。教师的三境界代表着三类教师的不同追求——教书、教学、教人。境界一:教书。就文教文,就例说例。以完成文本要求为目的的一种简单的教学行为。追寻原则是:段段清,篇篇通,章章明。希望通过自己的讲授,使学生对本章节或一个文段有所了解和掌握,能够学到最基本的学科知识。这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教育教学的初级阶段。不足:这样的教学仅仅局限于所教章节的书本知识上,既不能承上启下将学科知识穿成线展示给学生,又不能向周边学科延伸,更不能用长远眼光去审视整个教学领域的发展。教师是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境界二:教学。以完成教授学业为目的的教学行为,能将本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从而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手把手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在整齐划一中按教师的理想和要求发展着。不足:这种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最终教育出来的只能是知识渊博的服务生。境界三:教人。此为教师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教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全人教育观。这种大教育观是我们教育应该追求的。教育应该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该让学生得到自由发展,应该使学生都能享受到人文关怀,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人类发展、有益于自身提高的人。这是教育的高标准,育人的高境界,是教师的最高追求。教书、教学、教人,是教师的“三境界”,也是教育的“三境界”。“教人”是三境界中的最高追求,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由此看来,教师只有从“教书”的初级教育目标中走出来,历练了“教学”的苦痛与幸福,从众多学有所成、知识渊博的学子们那里获得呕心沥血的快乐后,重新审视自己,审视教育,审视大教育观下“人才”的新界定内涵,才能实现“教人
有感于教育的“三境界”学有所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