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要下雨了教案16、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2、了解能预示要下雨了的大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一、揭题,质疑。1、同学们,看看外面的天空,告诉老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好吗?你们觉得这样的天气要下雨吗?(板书:要下雨了)齐读课题。2、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1)、谁知道要下雨了?他怎么知道要下雨了?(2)、真的要下雨了吗?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向同桌请教。2、教师泛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及疑难字的拼音。3、教师分段领读课文。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1、学习与第一幅图对应的内容,课文1—3自然段。(教师出示第一幅挂图)(1)、读课文,思考下雨前燕子为什么飞得那么低?同桌讨论,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2)、为什么小燕子不飞高点捉虫子呢?虫子翅膀上的水珠是哪里来的呢?理解“潮湿”的意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燕子为什么飞得那么低。(3)、小结“燕子低飞”这一自然现象。(4)、指导朗读:小白兔的问话要读出大声喊、惊奇的语气来。小燕子的回答要读得肯定、声音响亮。2、图文对照,学习与第二幅图相对应的内容,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1)、读课文,思考下雨前小鱼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来?同桌讨论,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2)、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小鱼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来。(3)、小结“小鱼上游”这一自然现象。(4)、指导朗读:小白兔的问话要读出大声喊、惊奇的语气来。小鱼儿的回答要读出肯定、关心的语气。3、图文对照,学习与第三幅图相对应的内容。总结前面的学法,自学课文第
16要下雨了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