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高中音乐视唱教学的几点体会.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高中音乐视唱教学几点体会视唱是音乐专业学习中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及识谱能力学科,也是各音乐院校、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它在高中音乐专业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学好视唱是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重要手段。本文就针对高中音乐视唱教学谈一谈自己几点体会。“视唱”就是看着谱子演唱,有首调与固定调两种唱名法。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应以首调唱名法入门,且以首调唱名法教学为主,为学生升入高等学府学习固定调唱名法打下坚实基础。因为通过目前笔者所带几届高中音乐专业学生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条件限制,他们在小学,初中阶段通常没接受过识谱及开谱训练,仅仅是会唱歌。在专业学习道路上可以说是零起步。因此要建立正确音高概念只能从调式感强,相对音高容易掌握首调唱名法开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后才能顺利进行固定调唱名法学习。每条视唱曲实际都包含音准与节奏两个方面要素,如果一上来就让学生直接把手击拍与口唱结合一起练习,他们往往会顾此失彼、口忙手乱。要么就是死记硬背,头脑中形成不了正确音高关系与节奏感。因此在初学阶段教师除了进行必要教唱外更要单独训练音准与节奏。如学习一首新曲目首先指导学生在不加节奏前提下逐个认准与唱准曲目中每个音唱名,之后再手击拍,口念“哒”练习节奏。这样先分开来练习不仅减轻了学生负担,也使学生很快掌握了两方面要素,最后再把这两方面要素结合起来视唱就显得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安排也很重要。我认为应把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由易到难依次递进。而每个阶段又有与教学内容相对应不同教学方法。第一阶段视唱教学主要解决c调内自然音程音高、常用节拍及节奏。首先要唱准c大调音阶,对音高形成一个基本概念,然后结合乐理音程知识准确构唱及背唱一至八度旋律音程。这个过程可先从纯一度,纯八度开始,接着唱准四度以内狭小音程。当学生基本掌握之后再进行宽音程训练。宽音程训练要采用“搭桥”方法进行。如纯五度用三度音“搭桥”:1(3)5――15;六度用三度或四度音:1(3)6、1(4)6――16;七度用两个三度音:1(35)7――17,还可用“下二上七”:17――17或“上二下七“:45――45。通过这样简单易行又形象生动方法进行练习,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学会并做到熟练运用。另外不能忽略是c调自然音程中特殊两个三全音---增四度与减五度。它们是学生较难唱准两个音程。难点是它们具有不稳定性,容易跑调。那么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首先记住它们特点,除了采用传统搭桥方法,还采用对比、记忆方法解决这一难题。如用纯四、纯五度协与、稳定对比增四减五不协与、不稳定;再如将解决不协与音程乐理知识应用这一难题来进一步加强记忆:457/4774/47――31/74――13//724/7447/74――13/47――31//例中增四度解决到小六度,减五度解决到大三度,由不稳定到稳定,用这种方法练唱比较顺口,容易掌握。这一阶段教学还可以辅以一些常用节拍与基本节奏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用节拍与基本节奏型各种组合,特别是体会其在音乐作品中实际运用,培养良好内心节拍感与节奏感。训练方法可采用灵活多样方式进行。如口读、敲击(单手击拍,左右手分开敲击节拍与节奏)、格子节奏练习等,使训练既具科学性、系统性又生动有趣,富于效果。第二阶段视唱教学以唱准变

对高中音乐视唱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0-06-20